70多岁的老人都经历过哪些艰苦岁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11
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半个多世纪中, “贫农”这个代表 劳苦大众的词语曾经红地闪闪发光,并且作为政治地位的象 征,让善良的中国农民狂热地追求过、无比地荣耀过。直到 八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历尽沧桑的名词才以永 远不再回头的姿势退出了历史舞台…… 走过蹉跎岁月的老“贫农” ——访赤坭镇丰群村老贫农戴金莲 多年来,记者一直在为自己收集的那些老“贫农”的故 事而自豪,没想到 11 月 3 日采访在香港优质企业管理公司 担任企业管理顾问的黄先生时,他所讲述的老“贫农”之故 事更为感人,他说: “关于老‘贫农’的话题,我不妨以我 的母亲为例,她老人家 70 多岁了,当‘贫农’就当了三十 多年,后来, ‘贫农’这个名字没有了,但她老人家依然带 着当年 ‘贫农’的无畏精神,掩起失去我父亲的伤痛,带 着我们兄妹四人,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可以说她算得上是中 国‘贫农’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聆听这则感人的故事, 当天晚上,记者就来到黄先生的家,采访了黄先生的母亲戴 金莲老人。 艰苦岁月,这位老“贫农”用精神支撑了一个家 戴金莲老人,和千千万万的中国老“贫农”一样,在过 去的岁月里,同样经历了艰苦生活的历练、同样饱尝了贫困 日月的辛酸。采访中,她老人家始终显得那么沉重,每一句 话都要绕唇半天,仿佛是在挪动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听她 说: “我们那一代人的贫下中农很艰苦,在解放后的近三十 年中,为了一心一意地支援国家建设,一直靠着 ‘一不怕 苦,二不死’的革命精神支撑着一个国家。别的不说,就说 我们家,从五十年代开始,到六七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增添 人口,日子就过得最紧张,有几年时间,劳动日值非常低, 干一天活只能得到四分钱,我和我的老公干一年连上百元都 分不到。那个年月,我最怕家里有人生病,因为得病就得花 钱。好在当年的生产队是按人头分口粮,不至于饿死人,可 我家的人口多劳力少,社会主义优越性总是很难照顾到我家 那些不干活的人,到年终我们家几乎就没有余粮了。为了能 给孩子省出一点口粮,为了能让老公有力气参加生产队的劳 动,我每天都要偷吃一顿很特别的饭,这种饭当时有很多人 吃过,那就是香蕉树根和稻壳……即就是这样,我还是对生 活充满着希望,还是和村里的贫下中农一道,为掀社会主义 建设高潮出力流汗,因为我们是当时最受政府信任、最热爱 社会主义的贫农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所以,生 活再艰苦都得忍着。挨过六十年代初的那段艰苦,到了七十 年代, 农村人的生活在政府的关怀下才有了好转。 但在我家, 这种好转仅仅是能吃饱饭,四个孩子的上学照样成问题,每 到年初开学, 我就为几个孩子不到十元的学费去费神, 亲戚、 邻居几乎都借遍了。老公曾经对我说: ‘孩子能认几个字就 行了,念到什么时候还不是和咱们一样当农民……’可我觉 得,读书多了总有好处,也许将来孩子能靠读书谋个好前 程……”在这种用希望酝酿的超前思想支配下,戴金莲老人 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硬靠一身刚强的“贫农”精神, 给自己贫穷的家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 包产到户,这位老“贫农”经历了观念的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伤筋动骨的 大变革,过去那个被激越进行曲唱红的人民公社和活跃在广 大农村的贫下中农,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们在退 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刻,生产队这个集体形式的生产单位也随 之被联产承包的新型生产形式所替代。戴金莲老人说: “当 时,分田到户的消息一传开,我就觉得很不舒服,怎么一个 好端端的生产队说没有就没有了呢?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 在一起劳动的日子有什么不好?我就是想不通,还把毛主席 六七十年代的一些语录拿出来和分田到户的政策作对照,甚 至一个人躲在家里生怨气,心里总想,这一分不就把前辈用 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给分了吗?多可惜呀。 ”戴金莲老人 的唠叨,站在一个贫农的感情角度上讲并不算是一种错误, 因为她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爱太深了,在她的心底,一直觉得 社会主义就是把许许多多的人组织起来,大家在一起建设家 园,一起为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戴金莲老人强压着许多 她敢讲和她不敢讲的话,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最终选择了 沉默, 因为她知道这是国家政策, 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潮流。 其实,在当时没有完全领会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想不通的并 非戴金莲老人一个人,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贫下中农。 在这场农村土地大变革中,戴金莲老人家的家里也分到 了几亩地,她说: “我分到土地以后,虽然心里有疑惑,但 总不能让地荒着,当年我按照过去在农业社时的种法,在几 亩地里种了水稻, 经过细心管理, 秋后就有了很不错的收成, 比大集体时多收了许多水稻,望着老公和孩子往家中搬稻米 的高兴劲,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分田到户是国家为了调动我 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为了多大粮食……” 常言说: “民以食为天” ,这话一点都不假。戴金莲老人 家在多年多次丰收喜悦的陶醉下,从此更加深信党对农村的 土地政策了,以后的日子,她每每回忆起当时分田到户时她 的许多不明白时,一直抱怨自己的“贫农”观念太旧,一直 埋怨自己的文化太浅,按她老人家的话说: “我为什么那么 傻,怎么就不知道这是政府为咱农民好呢。 ” 依靠政策,这位老“贫农”走出困惑过上好日子 因为花都的赤坭镇距离改革开放最前沿之广州很近,所 以广州的发展潮流也顺应周边地区的需要迅速漫溢到了戴 金莲老人家的家乡,据戴金莲老人讲: “我虽然是一个农村 农民,但通过包产到户这场生动的教育课后,我对国家政策 的接受能力也增强了,特别是对儿女的教育投资,我在解决 了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后,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儿女的上 学上,那时候,有人对我说: ‘你刚刚过上好日子就把握不 住了,不留点钱,一旦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怎么应 付……’我知道,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好意,可我不这样去想, 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像当年贫农时期那样拼社会,但有一点我 深信我能做到,那就是支持孩子上学创事业。 ”在这种纯朴 理念的引导下, 戴金莲老人在失去老公后, 依靠自己的力量, 先后让四个儿女完成了学业,本来她的几个孩子都会步入大 学校门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达到目的,但 通过自修还是圆了大学梦。采访中,戴金莲老人对记者讲: “改革开放的政策非常好,给我们农村人提供了很多的创业 机会,我的大儿子就是在我的鼓励下,依靠政策成就了自己 的事业,现在他虽然是农民,但却住在城镇。我的小儿子也 不错,他自从他父亲去世后,我就跟着他到城里,我支持他 创业,他也很争气,先是在东莞一个外资企业当经理,后来 在广州开了一家顾问公司,现在还兼任了香港卓越企业有限 公司的顾问,专门为那些大型企业找问题、出点子。我的大 姑娘也很有出息,她现在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当经理……” 戴老人家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自豪,因为她觉得自己这 个“贫农”母亲已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采访中,戴金莲老人还对记者讲: “我现在的生活很幸 福,前几年小儿子为我买了一处 200 多平方的新楼房,家里 的什么活都不让我去干,我每天的事情就是和小区的老人们 一起锻炼身体、搞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当然,有时候也会回 赤坭的老家看看,因为那里毕竟还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 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主人公不是一个叱诧风云的 人, 但她坚实的脚步、 纯朴的个性、 善良的品德和顽强的 “贫 农”精神,照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农民的坚强,照样能让 我们读出中国农民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