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1. 文言虚词 “则”的用法是什么

⑴却,可是。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②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⑵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④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

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⑧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⑸就是。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③不然,则其所疏远。

⑹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⑺只。例: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②不依公道则爱钞。

⑻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⑼原来已经。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

2.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都有什么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

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ブ剑?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

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3.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4. 文言文中虚词“与”“若”“则”的用法

一.【而】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 蟹六跪而2 二螯,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5.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 18 个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因 于 则 者 之 1 .而,é r(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 ) .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0353565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 ) .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 ).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 .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 . ——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 .. ——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况,即“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2 .乎,h ū(1)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 《触龙说赵太后》 ——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 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师说》 ——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 ——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 ——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 .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2)介词。相当于“于”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④表示比较,比,跟……相比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 ——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 。3.其,qí(1)代词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 .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相当于“他、她、它(们)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 ) . ——秦王怕他撞破宝玉,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撞璧)。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 . ——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 “其。

6.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例子

1。

之 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

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2。

既 ⒈尽,完了,终了:语未~。食~(指日蚀、月食的蚀尽)。

⒉副词。已经:~成事实。

~往不咎。 ⒊副词。

不久,后来:~而缝合。 ⒋连词。

常跟"且"、"又"、"也"等连用〈表〉两种情况并存:~矮且小。~做得快,又做得好。

~要数量多,也要质量高。 ⒌既xì 赠送人的谷物或饲料。

3。弗 (1) 通“沸”(fèi)。

泉水喷涌的样子。 (2) 通“怫”。

怫郁,不舒畅。 (3) “弗”为“不”的同源字。

4。甚 ◎ 很,极:~好。

~快。 ◎ 超过:日~一日。

◎ 方言,什么:~事? ◎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至。~或。

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6;非 ①不对;错误,跟“ 是 ” 相对:是非|痛改前非|胡作非为。②不;不是:非卖品|答非所问|非笔墨所能形容。

③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口是心非|无可厚非。④不合于(某种规定):非法|非礼|死于非命。

⑤表示否定,跟“ 不 ” 呼应,表示必须:非去不可|你非答应不可。 7。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