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学佛之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宣扬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思想,这不仅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更是对于普罗大众的价值观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引导。

北大教授陈平原给予金庸的武侠世界以这样的评价:“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中国当代的武侠小说始于金庸,一个人,一支笔造就了浩瀚江湖,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

金庸小说中蕴涵着儒、道、释、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中尤以佛学为盛。

金庸与佛有缘,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为了能够直接读懂佛经,他还潜心学习全世界最复杂的文字梵文。

金庸说:“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的高僧教导,纯粹就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的和艰难的过程。”

1976年,金庸收到一个噩耗,19岁的长子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他打击非常大。

当时他觉得非常的愧疚没有和儿子探讨过生命的意义,他并不知道儿子为什么在美国要自杀,生命这么可贵,他怎么就轻易的放弃了生命?

他想和儿子能在心灵上有沟通,但却实现不了了。

之后一年,生死的终极问题他一直在思考。他看了很多的书,想探究生与死的奥秘,但很多书籍都不能回答他的这个终极问题。

最后,他觉得应该在宗教里找到答案。他曾经系统地阅读过《圣经》,很肯定圣经里并没有他要的答案。

有一天,他忽然领悟到了亡灵不灭应该去佛教中寻求答案。

中国佛经浩瀚如繁星,只读基本入门的书,他就觉得其中的迷信色彩太多,不符合他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但还是勉强读下去。

后来越读越深,读到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历经几个月的苦读,潜心研究琢磨,忽然就有了感悟,觉得自己找的真理就在佛经中。

只是,他觉得中文佛经太过深奥,有些古文翻译偶有一两个字有完全歧义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于是就在英国订购了全套的《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

所谓的原始佛经,就是佛教研究者认为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记录。

英文佛经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深奥,容易阅读,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

由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有了信仰,开始相信佛陀释迦牟尼确实是悟到了人生的真实道理,然后将自己悟道的内容传给世人,这就是佛法。

最终佛法解决了金庸的问题,让他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这个过程大约是一年半时间,他开始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教。

后来他又读了大乘佛教中的《楞严经》、《般若经》。问题又来了,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内容,奇异和夸张的东西,让他不大相信,并觉得超出人的常理,不大让人信服。

直到有一天读了《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有所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普罗大众都能听得懂,学得到。

佛陀用牛车、大雨等等和人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做比喻宣讲佛法,为了让人通俗易懂,甚至佛陀假装中毒将死也无不可,目的就是让人懂得佛教的道理。

了解了妙法两字的意思,他对大乘佛教的那些怪异故事也就不大反感。

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他认为自己的心灵最和“般若宗”接近。

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金庸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

金庸在和友人的一次论道中曾谈到:中国近代高僧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佛教要入世,要为社会、民众做贡献。即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普度众生”,他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