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孤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曲高和寡”说的是高雅的艺术作品常常不被人欣赏和理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生活高度凝练而成。如果把我们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艺术属于精神生活。按马克思唯物论观点来说,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才可能有精神生活的需求。所以艺术向来不是大众的产物,尤其是高雅艺术。从某种意义来看艺术是小众的,因而也是孤独的。

艺术,尤其是高雅的艺术常常不被人理解,或不被常人理解,甚至被人嘲笑。我国明代画家青藤派画家的鼻祖徐渭,开创了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徐渭自幼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却历尽人间所有磨难,失望失意死死地缠绕着他,使他深味了人间悲凉,因而形成了孤傲自赏的性情。他丰富而几近残忍的经历,以及在艺术上的博采众长,使他在艺术领域总有高出同类的成就。他性格狂狷,作品往往是他内心愤懑和痛苦的发泄,但是正是这人生悲歌与悲情撞击出这位旷世艺术奇才。清代画家郑板桥曾称自己是“青藤门下的走狗”。齐白石大师也“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徐青藤磨墨理纸”……但徐渭生前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讥讽为神经病。徐渭生前是孤独的,甚至是痛苦的。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孤独和痛苦,他的作品不被时人理解正说明了艺术的独创性。

而与徐渭有着近乎同样遭遇的十九世纪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罹患抑郁症,穷困孤苦一生。梵高生前虽然杰作频出,却连买面包的钱都要靠弟弟来接济,而唯一一幅卖出去的画作,买者也是他的弟弟。而今他的《向日葵》等画作却被人称为是震撼人心的杰作。梵高也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画坛。如今还出现了梵高热,如梵高领带、梵高圆珠笔、梵高香皂、梵高电影、梵高歌剧院等,其作品更是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的遥遥领先者。但梵高却在贫穷孤独抑郁中,带着世人的嘲笑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年轻的生命,也结束了他的艺术世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评说,“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这不是艺术的悲哀,而是艺术的独创性所衍生而来的效应。如果没有孤独,可能就没有真正的艺术。

艺术的诞生决定了它必须具有独创性,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只有独创性的作品才能具有永久性,才能成为经典。经典就是这样蜕变出来的,所以它的孤独是必然的。艺术创造者的思维肯定不会大众化,因而他们不被大众接受是顺理成章的。越是经典越不容易被时人或大众接受,这就注定艺术创造者的孤独,所以他们生前的穷愁潦倒是不可避免的。德国最伟大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生前穷困潦倒,靠唱歌的妻子养活,后精神错乱死于精神病院。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是在富孀梅克夫人的接济下才攀上了艺术创作的顶峰……

不仅艺术,文学创作同样如此,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生前屡屡被人排挤,诗作也同样不被人理解,最终抱身汨罗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前更是贫病交加,晚年只有一艘孤舟伴身。法国《红与黑》的创作者司汤达死后,参加其葬礼的只有寥寥几人……不用继续举例了吧。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