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那英当面说哭张柏芝:太会“装”的人,往往都活得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01

前段时间《浪姐2》迎来了第三次公演,张柏芝与那英成功组队,成了这次公演最大的看点。

那英是王菲20年好友,张柏芝是王菲前任和现任谢霆锋的前妻。

光是这一圈关系,张柏芝与那英在节目中的互动,就足够引起吃瓜群众的兴趣。

初次见面,那英主动张开双臂向张柏芝问好:“是叫你柏(bo)芝还是柏(bai)芝?”

“你喜欢就好。”场面一度十分和谐。

姐姐互投时,张柏芝获得了27位姐姐的举手支持,感动落泪。

回到后台,众多姐姐上前安慰,张柏芝偏偏抱着那英痛哭。

拥抱的同时,那英语出惊人:“你别哭,我都没投你票。”

缓过来的张柏芝,挣脱出那英的怀抱,回了一句:“所以我没感谢你”。


短短几秒,就贡献出一大高能场面。

这一片段,也一度在网络上为网友所津津乐道。

随后两次公演组队,张柏芝都主动选择要和那英一组,然而都被那英拒绝。


画面中,肉眼可见的尴尬。

到了第三次公演组队,张柏芝表示还是有点想选那英,不过,因为前面两次的拒绝,现在有些纠结与犹豫。

就在她纠结之际,那英直接向张柏芝招手,邀请其加入自己的队伍。

从张柏芝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来,她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场面,甚至有点措手不及。

就这样,最具话题的两人成了一个队伍。


两人因比赛练习自然而然地多了相处的时间,而那英也正因此,在一件私底下的小事里,对张柏芝有了全新的认识。


偶然吃到一块好吃的饼干,张柏芝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它包好,带回去给孩子吃。

同为人母的那英,或许更能够感同身受:“我立马就投降了”。

随后,那英非常直白地劝解张柏芝,希望她可以适当放下母亲这一角色所带来的责任和焦虑,真实释放出自己。


那英直言,张柏芝也有脆弱的一面,面对并不太友好的舆论,她却一直强撑着。

她说:“你太不容易了,柏芝,我真的是希望你,做真实的自己,你要把这个东西呈现出来,你是一个太了不起的母亲了”。

张柏芝听罢,虽然笑着,却也红了眼眶。


有很多事情,不表达出来,其他人就无法不能够了解,更别说理解。

有时候放下防备,表达真实的自己,才会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获得力量。

02

上个月,倪萍和宋丹丹时隔20年相拥而泣的“世纪大和解”上了热搜。

让很多人共情了一把“人生的百感交集”。


谁能料到,当年只因倪萍的一句话,直接让宋丹丹和她老死二十年不相往来,直到60岁才解开心结呢?

20年前,宋丹丹与英达离婚,很多原本经过英达认识的朋友,也纷纷离她而去。

这期间,倪萍在一次聚会上当着很多人的面,在宋丹丹刚介绍完“倪萍姐是我最好的朋友,多年的好朋友了”后,为活跃气氛说了句玩笑话:“我认识你吗?”

处在脆弱敏感期的宋丹丹,听到这句话一下子被刺痛,以为好姐妹也要和自己划清界限,不仅颜面扫地,更是彻底心凉。

在宋丹丹的眼里,倪萍很聪明,说话很到位,但有时候的玩笑,也很伤人自尊。

只不过倪萍自己从不觉得,总以为是玩笑,自然也觉察不到对方受到的伤。

所以倪萍也委屈,作为相识于微的好姐妹,她陪伴宋丹丹那么久,岂能不理解自己那是句玩笑?


在节目中,心有万般委屈的倪萍,在见到宋丹丹的一刹那就忍不住泪崩。

她拉着宋丹丹的手说:

“我觉得要不就是你特别委屈我,要不然是我冤枉你。我觉得我们俩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但你一直就没有理我,然后你还说我惹过你,你就要冤‘死’我。”

宋丹丹回答说:“你惹我的事,其实很小的事。”

两个人最终解开了心中的死结,只可惜错过的那些年华却一去不复返。

就因为一句话的互相误解,导致错过20年的友谊。

如果彼此放下骄傲,摊开来说,那么盛年时因为一腔傲气而留下的遗憾,可能就不会发生。

03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认知偏差”。

我们眼中对世界的理解,和真实的世界往往会因人而异。

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容易导致误解与被误解。

小则稍有差池,大则一个天一个地。

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确以下2点,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避免误会。

学会自我表露

《非暴力沟通》中,马歇尔·卢森堡讲了一个故事。

他参加了一次研讨班,一些女士谈论对于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

他的母亲当时也在场,却突然站起来,离开了房间,很久都没有回来。

回来时,她脸色苍白。马歇尔问:“妈妈,你还好吗?”

“还好,”她回答:“刚才想起了一件事,心里极为难受。”

“什么事情?”

“36年来,我一直在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有和他说我想要什么。”

没有表达,别人就不会意识到,两人相处时的状态,自然也不会改变。

正如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616:自我表露》里所说的:“自我表露程度,是亲密关系满意度、质量的有效预测因子。”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自我表露上产生了障碍。

因此我们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

警惕透明度错觉

一个人戴着耳机听歌,随着节奏打拍子,他很明白这拍子代表的是哪一首歌,但在旁观的人看来,他敲击出来的只是一串不连贯的古怪节奏。

这就是透明度错觉。

我们往往高估别人对自己真实想法的理解,认为别人懂自己在想什么,也以为自己表现出来了足够让他人注意到的信息。

事实上,双方的理解偏差很大,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因此,我们不能故设谜局,以考验默契程度的名义,让对方来揣测我们的心理。

这种考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相反,却容易造成双方误解,反而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如果你希望更好地达成彼此的理解,要直白、清晰、明确地表达意图,而不是释放模棱两可的信号。

有人说,“直接”、“真实”和“诚恳”这三件事情的组合是有魔力的。

当你做错时就说“对不起”,当你不知道时就说“不知道”,当你有需要时就说“我想要”……

直白一些,可能就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