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保健日,一年一天怎么够?关于保健养生,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为了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批准日,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自1950年始,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 。每年会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世界保健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 ,都举行纪念活动, 推广和普及有关 健康 知识,以提高人民 健康 水平。


祖国医学(中医)对 养生 保健、预防疾病十分重视,在 养生 保健方面有悠久的 历史 ,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几千年前,即提出了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的观点,在后人,更是提出了中医治病的 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 后防复 的核心治疗理念,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 中医预防理论的精髓

随着20世纪声、光、电的极速发展,各类疾病依赖于指标即可确定,未达指标者称之为 未得病 ,造成今日这国人 重治病、重药石、轻保健 养生 ,甚至视保健 养生 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这种现象在成书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 "暮世之治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的记载,与今世之状,何其相像。

诚然, 养生 保健之势危,与今世之人逐利为上的本性,为追逐利益最大化,舍本逐末,忽视中医 身心一体,养心 为上的 养生 理念( 此文不论西方补剂 ),夸大某物或某种疗法对于 养生 的作用有一定关系,也与西学东渐,中医势微有关,现今中医只是中国医疗系统的辅助,在城市里更为明显 ,哪怕是冠以**中医院,其实中医药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 虽然近年来,城市中各类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为了生存,也很少做真正的 养生 保健工作。

在我们很多人还认为中医伪科学、玄虚之学时,现代医学很多研究医理者,开始慢慢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有开始向祖国医学(中医)"靠拢"的趋势,在我之前的文章里给大家也介绍过一些原来的一些国外的 心脏病、糖尿病 治疗专家从 药物治疗 转向 饮食干预防治肥胖、心脏病、糖尿病 等慢性病的事实。

只是在现代人 更多关心疾病而不是 健康 ,认为人不舒服了,病人,去医院看病就好了,平时无所谓的观念之下,无论是中医的 养生 保健,还是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都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中医 养生 保健以"形与神俱"为 健康 态,现代医学认为 生理、心理二者都 健康 才是 健康 人,这个观点二者没有区别,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 健康 "为模式,和中医 养生 强调的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的要求一致,当然二得也有不同,这个不同也是基于中医与医学对人及疾病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但本质上都是一样,就是通过合适的合适让人保持 健康 、减少生病的机会,延年益寿, 因此,我们可以说, 养生 保健不只是中医强调,现代医学同样是重视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一个的 健康 除去 天灾人祸(瘟疫、战争等) 的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受到生活方式(个人因素)、遗传、 社会 环境、医疗条件、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其中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比达到60%,所以说 健康 其实就把握在你自己手里。

中医 养生 没有做过这些调查,但在黄帝内经中开篇就说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 半百而衰也” ,这段话正是表明了个人生活方式、情志对于人 健康 的影响巨大。


《黄帝内经·素问》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要想长寿,需做到顺应 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恰当的运用各种 养生 方法、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等等,才能保持人的身心 健康 。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养生 治病知识浩如星空,我今天盘点一些常用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 养生 的首务:养心

清代大 养生 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燕居》里说:"养静为摄生首务。"

老子也说:调形先调神,养身先养心。

黄帝内经在多处强调了心神安定对于人体 健康 的重要性:

《灵枢·本藏》言"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是以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

听着似乎会特别复杂,养心,修心养性方法众多,我们把握" 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这个基本原则去慢慢让心境平稳吧。详见:别等到来不及时,才想起,我们本该好好珍爱自己的内心一文。

2、 饮食 养生 法

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疾病有70%以上是因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的问题引起,故饮食 养生 历来受到 养生 者的重视。

中医 养生 有一句谚语: "要想身体好,三分饥与寒" ,在饮食上保持机体的适度饥饿感,吃到七、八饱是有利于 健康 的,这点在现代医学中也已有证实。

中医治病讲究 "因人、因时、因地" 的原则,所以有 "一病而治各不同" 的理论,对于因饮食也是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食材选择上应以 "应季、适四时、新鲜" 为基本原则, 大部分食材应以以当地、应季出产为主,烹饪上在轻烹饪的原则上以遵循传统为上(比如该吃辣还是放辣,只要不过多就好)。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要注意食物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寒,温度要适宜,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即为此意。

3、运动 养生


现代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如今的人热衷于长距离跑步、健身房"撸铁"、游泳等,认为只有这样一些大运动量才能促进 健康 ,这个和中医的 养生 还是不一样,中医 养生 以 "静养" 为主,过则伤阳,故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个观点,其实也已经被现代研究证实, 西方一家保险公司调查了五千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 健康 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 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 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短

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加速某些器官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缩短生命进程,出现早衰和早夭。所以,运动健身强调适量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往往欲速而不达。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 养生 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 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如是,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 健康 ,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传统 体育 保健运动有很多,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揉腹健脾术等。结合年轻人上班、时间紧,推荐大家学习在办公室就能做的 八段锦 ,我自己也时常做,有时坐在办公椅上也可以做,别看其动作舒缓,如果你能做到位,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视频网上有很多,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了),就八个动作,简单易学。

事实上,运动无处不在,少开点车,多走几步路,做点家务都是运动,关键在于能否 持之以恒,只要克服久坐、久卧、久视问题,多运动就可以了。

切记, 保健不是忌医讳医 ,该去看医生的时候就得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