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 共建和谐班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那么要成为一名具有和谐理念的学生,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呢?
1.善于运用微笑的魅力。与人交往中,面部表情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这一信息的友善程度,将会给彼此带来最关键最基本的印象。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 warm smile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kindness(温和的微笑是善良的世界语)。笑,是每个人不花任何代价随时都可以显现出来的表情。微笑是一片详和的花絮,是一个友善的信号,是一份沁人心脾的无言的温柔,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平时的相交中,如果能够给他人一个温馨、善意的微笑,可以优化彼此的交往质量,给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一个歉意的微笑,可以化解对方的恶言恶语;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让你的敌人成为你的朋友;一个鼓励的微笑,可以让你的朋友感受人世间的温暖。总之,微笑是和谐的代名词,是传播和谐校园文化的使者。
2.提高运用语言技巧能力。语言交流是最基本的了解方式。任何情绪稳定的人在说话前稍加注意,就能做到说话和气。如果要使自己说出的话产生亲和力和感召力,形成融洽关系、平和相处的和谐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说话的质量。当然说话质量的优劣又与说话的声调、语气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的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某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去学校了解情况并在老师面前不厌其烦的叮咛着:“你要好好学习啊,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啊。”“知道了,爸爸妈妈。”温和懂事的回答尤如一股清泉会洗去父母一天的疲惫。反之,“知道了,烦死了!”没有任何感情的冷冰冰的回答会像一把利剑刺伤父母并让辛劳的父母伤心一整天且也无颜面对老师。
3.奉献自己的主动热情。主动热情是一滴浇灌友谊之花的甘露,是一支融洽关系的润滑剂,是一种加快结出丰硕的友谊之果的催化剂。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而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得不到朋友,甚至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在学习生活中,孤傲、冷漠、敷衍、搪塞的态度,会增加同学们的反感,使别人离自己更远。试想一下,一个孤独的学生,他的学习生活会快乐吗?反之,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热情地关心他人,主动伸出友谊之手, “让我帮你好吗?”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也会融化他人的冷漠并滋润他人的心田。温馨、热情的和谐大家庭会使所有的学生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4.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与人相处中,不能随意拿别人的短处或缺陷开心或嘲笑别人。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批评他人;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即使别人由于自己的过失处在窘境之中,也要给人面子,让他下台阶,主动帮助他缓解尴尬的局面。一个不尊重他人、随意伤害他人人格的人,实质上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是对自己人格的毁灭。
   5. 学会忍耐与善待他人。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这个故事启迪了我们:你不能控制他人的情感,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学会忍耐,多份宽容与豁达,因为宽容豁达的自己才能乐观进取有所作为;也因为只有宽容豁达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当遇到令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时,要先学会忍耐,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先冷静五分钟,思考如何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然后再做出决定,相信理智与冷静的忍耐所带来的结果是可喜的。这一点,可以向老子学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多份“以德报怨”的思想,多点大局意识,多份修养,多份为人处世的理智,何愁校园不和谐呢?  
6.诚信友爱是必备的和谐理念。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以诚相待已成为现代人处事交往的重要原则,“诚信”已成为一个世界流行语,它可以成为友谊和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是有强烈责任心的一种表现。俗话说:“诚实无欺,做人根基。”离开了真诚,则无所谓友谊可言。只有说真话,办实事,表述真实的感情,才能优化学生的人格形象。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才能使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假如一时的冲动使单纯的某个学生做错了事,那么,只有用自己的诚信来感动老师和同学们,才能使犯错的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机会来改正自己。
7. 学会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重要原则会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并将获得更多好朋友,好伙伴。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信赖与支持,一种有效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方的利益,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当我们拿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如果在与他人相处中,善于为他人着想,善于关心他人的利益,注意听从他们诉说的一切,就会赢得人心。 “人字结构是互相支撑的”、“世界很小,是个家庭”等都是耐人寻味的哲理名言。著名诗人雷抒雁的描写枯树和柔藤的诗句让人深思:“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每个学生都是和谐校园系统有效动作的一个小齿轮,互相之间都有所求和被人求。只有相互依赖、相互协助、相互负责任,才会使学生学业获得成功。同时,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其实这就是帮助自己。
8.以学人之长来重塑全新的自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人之长取长补短,是衡量一个人教养、涵养、修养的一把尺子。一个专挑别人的缺点,不容他人的人,自己身上的缺点比谁都多,他也不会被别人所宽容;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之长的人,他身上的长处也最多,他会成为一个真正拥有无形精神财富的人。因此,在与人相处中,多想想别人的长处、优点,在与人和睦相处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
9.学会合作。“一双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和谐共生,已是一个永恒的真理。一个班级的每个学生性格固然有差异,兴趣、爱好有不同,但只有彼此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弥补,团结合作,和谐竞争,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建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促使学生个体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因此,一个和谐班级的建构,就是学生的心灵得到提升、道德得到升华。一个品格健全的优秀学生,并不完全取决于容貌和成绩,也在于和他人的相处。古语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宁静平和的心情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别人的无理之举。在校园里,一声伴随着微笑的“您好”,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一句伴随着温馨的“让我帮你好吗?”或许会让彼此成为毕生的朋友。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用和谐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学生的学习生活将充满快乐与阳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