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19
机关单位: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机关单位的经费全部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的部分经费需要自己进行解决。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第2个回答  2016-08-06
政府机关分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包括行政,司法(检察院,法院之类的),人大,政协。狭义就是行政单位了,某某人民政府,卫生局,物价局什么的。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说白了,事业单位是没有权利的,除了管自己啊,没有行政管理的全力。是社会服务组织,只不过因为涉及公益,国家才养着他。
  注意,政府行政机关的不涉及行政权利,从事基本后勤的人员也多编为事业编制人员。比如说,看门的门卫,司机,打字员,等等。但此时单位编制仍是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是国家机关
  行政单位往往有行政权力,事业单位大多数没有行政权力,也有部分事业机关有行政执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