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30
1、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以及洋务派军用工业的诱导下,尤其是民用工业的带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崭露头角。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初步发展的局面。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民族工业的萎缩(1927-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陷入萎缩。
4、民族工业的新生(建国以后)
(1)建国初期(1949-1952年),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采取了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再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工业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扩展资料:
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民族工业成功发展的背景包括: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北洋政府的鼓励、“实业救国”热浪的推动和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的刺激、一战期间提供的契机,以及传统权力结构的松解等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