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慧之十丨米德的人类社会观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正如我们所知,乔治.H.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先驱之一,在授课的时候提出了大量有开创性的见解和推论。尽管他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然而他在有生之年并未将他的理论做出系统的解释和框架性的总结,并且时常苦恼于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他丰富的思考过程。以查尔斯.W.莫里斯为代表的米德的学生们意识到其思想对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将他授课时学生的课堂笔记做了汇总和补充,因而形成《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巨著。

该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由于内容庞杂且较晦涩难懂,我仅就第四章《社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阅读和理解,希望能对米德关于社会的理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前三章的主要范围是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心灵和自我,第四章中主要讲解的社会这一范畴虽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章节产生关联,但仍然有它相对独立的内容,以下我将对部分观点做出介绍并提出一点自己的理解。

社会的部分从人类社会的基础讲起,分为人与昆虫和人与脊椎动物。在开始作对比之前,米德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社会先于心灵和自我存在。对昆虫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昆虫社会之中分工的依据是其生理分化,而人类社会几乎不存在这种生理分化。昆虫社会与人类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昆虫之间的姿态交流是无意识的,而只有人类在交流当中是有意识的,并且人类在交流中影响了他人的同时也影响了自己。而尽管脊椎动物也不是因为生理分化产生联系,但它们的聚集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联系”,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性。总的来说,人类所具有的智能不是以生理分化为基础,也不是以畜群的本能为基础,而是“以通过社会过程取得的发展为基础”。

接下来他讲到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共同体与其环境的关系中。在部分承认地球生命史的科学观点的基础上,米德认为有机体在它自己选择的按他自己行动组织的环境中的变化是更有趣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机体自己选择的,并且用以手为代表的工具创造出更适宜的环境。单个有机体组成的共同体本身也借助于对环境的感受性而创造了它的环境。

在物质环境之外,人类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和交流在社会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组织基础的原则是“包括他人参与在内的交流原则”。这种原则要求他人在自我中出现,让他人参与自我,并且通过他人而达到自我意识。在与他人产生姿态的交流的过程中,个体需要扮演特定环境下需要其扮演的角色,而这种角色的扮演也对他自身产生着重要的意义。个体在社会中难免受到社会的控制,个人所处的共同体往往有两种组织形态,一种是有自我意识的共同体,个人必须将自己代入共同体的态度中,另一种与之相反,个人无需将自己代入这种关系。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是个体之间态度交换的产物,不可能单独进行。

上段所提的共同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在共同体之中全体成员对待一个特定情境的共同反应被称作是共同体的制度。制度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个体成员能通过采取他人对待这些活动的态度而恰当地表现自己的动作。但是,因为个体所处共同体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制度化的反应是有差异的。虽然共同体中的共同的态度使个体表达某种特定态度,但是个体自己的态度在很小程度上受到制度的影响。共同体有大小之分,每个人必然从属于多个不同大小的共同体之中,譬如国家也可以被当成共同体来看待,而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个体也接受了该共同体的制度。回答我们是否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问题,要根据自己的行动能否在该共同体中引起反应,和它的反应能否反映在我们自己的行动中。

就我所阅读与理解的内容来看,米德实际上把社会看成是一种构成的现象,产生于个体间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够在心灵和自我的活动过程中被改造和重组。但是,由于个体是难以预测的,所以他借用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来说明行动的不确定性。心灵、自我与社会在许多问题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影响,讨论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地脱离与另外两者。

总的来说,这本社会学的著作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并且按照自己的逻辑步步论证。书中论述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强调在社会结构存在的先决条件下,心灵、自我是如何作用于一个有机体的。他更多采用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注重对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研究,而且注重个体的内在经验,主要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可以理解他的推导过程。但由于是笔记的整理,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联系就显得不够紧密,主题切换有时候有些突兀。在研究之中,有种将人与其他动物放在同一层面考量的感觉,这让我有些疑惑。无论如何,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开山之作之一,米德的思想对于后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