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教育的学本教育的内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1、以学生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呼应)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主流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发端于上世纪中叶的美国。50多年来,形成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这期间涌现的终身教育、合作教育、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思想无不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国新课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均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这涉及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教育问题,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在于:教育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社会?因此,学本教育理所当然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作为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从德、智、体、美、劳、创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将学生作为生命中的人,身心发展中的人,个性发展中的“人”来对待,总之一句话,要将学生当作学生看待,要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尊重学生特有的个性,提供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生命潜能。
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的特点,尊重科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享受于学。
以学生为本,更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科学成长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这也是学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研究学本教育的内涵,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关于生本教育的内涵。
生本教育认为: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阐明了道路。
具体到各个层面,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但是生本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尽量克服客观情况带来的困难,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以生命为本,则要求将学生作为具有个性的“人”来对待,改正过去将学生视为“未长大的成人”的错误观念。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在这个意义上,生本教育是让学生能够展现其生命潜能的教育。以生动为本,顾名思义,是要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发的热爱学习,喜欢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对长久以来的填鸭式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纠正,学生只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才能把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任何强迫式的教育只能带来一时的利益,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一生。以生长为本,旨在让学生找到适合其生长与发展的方式,教师就好比是园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修剪、调理,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像小花小树那样健康茁壮的成长。这便是生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与理解的重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准确的把握生本教育的内涵,从而更好的实施生本教育,将之付诸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上可见,生本教育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以生命为本;三是以生动为本;四是以生长为本。而学本教育的内涵则包括六个层面: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以学习为本;三是以主体性学习为本;四是以会学为本;五是以自为之学为本;六是以学习能力为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学本教育关于以学生为本的内涵,在实质上就已经可以并最终能够包含了生本教育的全部四点内涵,其他五点内涵,包括以学习为本、以主体性学习为本、以会学为本、以自为之学为本、以学习能力为本等,则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最大不同,也是两者之间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
2、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与“以学为本”以及“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等理念相呼应)
以学习为本,也可以称为“以学为本”。什么是“以学为本”?
概括地讲,一是以学定教:教学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教是为了学。以学定教,就是教必须从学出发,以满足于学作为教的需要。二是以教导学:教的本质也在于对学的引导。以教导学,就是教必须从学出发,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作为教的需要。三是以学促学: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的学;今天的学,是明天的学的基础。以学促学,就是要以学习促进学习的提高和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四是自学为主。教是为了不教,多学少教,教而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没有自学的有效实现,即使最精彩的教也于事无益。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自学活动, 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以学习为本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学习作为人生存方式。我们知道,学习型社会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特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习不仅成为社会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更成为社会每个人的基本发展方式,成为社会一项新的管理模式,成为社会各项事业与时俱进的保障和途径。没有学习,也就没有人的生存,更谈不上人的发展。因此,由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总之,“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这个命题,国内外教育专家曾有过多次精辟的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的重要文件《学会生存 ——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也曾提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学习过程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在国内,陶行知早就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在国外,赞可夫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可见,“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是国内外现代教学理念的共同的一种思潮。
3、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为本(与新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呼应)
所谓“主体性学习”,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突现学习主体性的学习。
所谓“学习主体性”,是指学习主体即学习者在与客体的积极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主体特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陈旧的、被动的、灌输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作为学本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学习,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能够充分突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主体特性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强调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以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4、以学生会学为本(与新《教师教育标准》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呼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给别人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给别人鱼,只能当时救他,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可以解决他一生的需求。即给人东西,不如教给他得到东西的方法,使他一生受用。比喻到教育,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该标准意味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要进行大改革,改革后的师范课程将着重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
让学生会学,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传统应试教育热衷的是灌输性、填鸭式、简单机械、死记硬背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生肯定不会预习、不会听讲、不会思考;肯定更加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 而轻视复习,应付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肯定不利于学生会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实际上,我们很多教师早就已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让学生会学的教学法及策略方式。教育部尚在酝酿中的新《教师教育标准》明确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确强调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实际上是对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刻把握和认可。
5、以学生的自为之学为本(学本教育专门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并以形成学习的有效组织和执行能力为依归而设计的特有理念)
所谓“自为之学”,就是指学生能够超越自发,在自主自觉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并最终能够实现自己认为、自己治理、自己计划、自己调控并付诸于自己有效执行的学习。自为之学的核心,是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和意义上把自己上升为自己的教师,把自己作为自己学习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生自己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自己教育自己。“自为之学”意味着人不但可以是被重新加以设计和加以完善的对象,而且可以是自身的设计者和按此设计完善自身的执行者,亦即人是一个自为的主体。也因为人是自为的主体,所以人能“自为”,能对“对象化”了的自我进行重新设计和塑造,使之完善。具体到学生的自为之学,就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能够造就学生独立学习的有效组织和执行能力,非他人或外力强迫而学,而是“个人自愿、个人调控、个人管理、个人积极而为”的自为而学。
“自为之学”还具有深厚的传统哲学基础。
中国哲学研究室研究员马振铎在《孟子的“自为”之学和心说》里指出,我国古代的孔子提出过以“修己”之道为基础的“为己”之学,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则提出过“认识你自己”。不过,孔子提出的“修己”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不同。苏格拉底把自我设定为认识对象,人通过认识“对象化”了的自我,达到自我意识。而孔子的“修己”也把自我“对象化”了,但自我的“对象化”,不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进行的。孔子把人自身设置为对象是为了按着某种理想重新设计它,并按这一设计重新塑造它,因此在孔子的“修己”之道中,自我的“对象化”主要不是为了“认识你自己”,而是为了按某种理想造就你自己,完善你自己。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表现出对自我的理论兴趣,而孔子的“修己”则体现对自我价值的关怀。
在孔子的“修己”之道中,“修己”者又是谁呢?答案是显然的,“修己”者只能是自己。所以孔子所谓的“修己”,实质上还隐涵着另一个“己”,即作为“修己”者的“己”,亦即作为能够作出“修”这一行为的主体的“己”。因此孔子所谓的“修己”,实质上应当是“己修己”。这也就是说,孔子在其“修己”之道中把自我二重化了,自我不仅被设置为“修”的对象,而且还是“修”的主体。这作为“修己”主体的“己”在孔子言论中也时常出现。
孟子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人学,而且将孔子的“为己”之学发展为“自为”之学。孟子把人视作为自为的主体,“自为”之学的提出,是孟子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之一。
由孔子的“为己”之学过渡到孟子的“自为”之学,不仅把人确立为自为的主体,而且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一起,为我们今天提出的学本教育的“自为之学”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哲学基础。
6、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与科学发展观、教育内涵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能力为重等理念相呼应)
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自我求知、做事和发展的能力。学习能力通常被认为是其他能力之基础。因为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能形成专业技能,并进一步形成执行能力。所以说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
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应该具备与其年龄相应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和成绩。学习能力高的儿童学习轻松,成绩好;学习能力低的儿童则学习困难,成绩差。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业问题,都和学习能力落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学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坚持能力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