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七中的教学工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抓住机遇 勇于创新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朝阳七中课改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对于七中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对课改的意义、要求、内容、形式诸方面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期间既有茫然和困惑,又有初尝胜果的兴奋和喜悦。困惑时激励我们去寻找改革的路,喜悦时更激励我们去寻找创新的路。为了改进工作,为课改积累经验,现将本校自课改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 组建机构 注重校本培训
促进观念的转变
搞好实验关键是转变观念。因此进入课改前后,学校以注重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为根本,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学习、宣传做为课改的首要工作来抓。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课程改革,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先后制定了《朝阳七中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朝阳七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指导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先期进行了课改理论学习,并于2003年初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先后三次深入北票课改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解课改动态,把握课改方向,更好的指导这次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该校根据上级指示“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早培训、早动员的策略,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三轮的通识性培训(系统学习了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了《国家新课程标准》。先后四次请市内专家来该校作课改专题报告。此外,该校还根据影像资料和书面材料翻印、整理了大量的课改实用资料供老师们自学。该校领导外出考察后相继作了专题讲座。丰富了广大教师对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
第三,为了进一步增强老师们对课程改革实验的感性认识,该校于2003年4月初还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到课改实验区--北票七中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学习和考察,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理念、新的教法学法、新的学生观、评价观等开始逐渐形成。为该校的课改实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为争取家长和社会对该校课程改革实验的支持,在课改之初,学校及时召开了初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目的、意义、内容,公布了《朝阳七中课改实验实施方案》,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起初,很多家长顾虑重重,该校为配合课改,印发了《课堂教学家长意见反馈表》,定期征求家长对该校教学的意见。通过努力,家长们的顾虑打消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
第五、本学期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在七中迁址、初一停止招生的局面下,该校管理层更加重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这项工作为未来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新一届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确立了“抓住机遇,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鼓励初二参加课改实验的老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注重教学反思,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使该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积极投入课改 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教学管理迈上新台阶
1、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该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各种教学制度。如:《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业务档案袋管理办法》、《朝阳七中校本教研制度》等。这一系列教学制度的修订,无不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理念,使该校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力地保证了我校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
2、加强指导,注重反馈,使该校课改实验逐步走上了正轨。
在这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实验中,该校教学管理层深感责任重大。自课改以来,经常深入班级和课堂,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把握课改方向。
主管教学的领导采取推门听课、回头听课、跟踪听课等办法经常走进课堂,把握课程改革实验进程,听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交流实验课的得失,共同解决课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广大教师一道共同探索课改之路。
定期召开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研讨会,主管领导和教师们共同探讨阶段实验心得,查找不足。对于参加课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遇到的困难,给予最大的帮助。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定期召开实验年级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初一6班一名学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课堂,老师讲的少了,我们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学起来很轻松、愉快......”我们会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使老师们能够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此外,我们还印发了《课堂教学学生反馈表》,定期填报,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情况。
制定了《课堂教学家长反馈表》,定期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学、各科教师及学生状况,对整个课改的建设性意见,争取家长、社会对课改的支持,及时了解家长反馈信息,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
三、 结合七中实际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学校课改实验健康发展
1、规范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使之成为真正的课改实验教学研究的平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教材、课标、教法、学法的引进,愈加突出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我们规定:如无极特殊情况,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是雷打不动的。学校克服了资金短缺的困难,购进了新课程课例、课程标准辅导、学科教学指南等新课程影像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全书。除定期组织教师共同观看学习外,还将它们发放到各教研组,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此外,我们鼓励各组把活动搬到“网上”,了解和学习国内外最新教学信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使教研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2、结合七中实际情况,我校教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新制度、新要求。如“五个一”要求:即要求每位教师每单元进行一次教学反思(形成材料,装入业务档案袋);除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外,每位教师每周自学一篇教学文章;每半个学期写一篇象样的教学论文;出一份符合中考要求的试卷;写一篇精品教案(学校展评)。
根据学生状况,我们确定了一个总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在课改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确立分课题,定期研讨,期末拿出科研成果,为提高七中教学质量,做实实在在的努力。
在新课改实验中,我校采取定期交流和总结,及时巩固和推广课改新成果。2003年10月起,我校分两个阶段,历时两个月,组织了新课程研讨课活动。这次活动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公开课,然后是学校新课改研讨课。这次活动反馈出的教师在做课过程中教学观念之新,动用教学手段之多,制作课件之精,(包括听课人次)在我校是空前的,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教师教学新星。2004年5~6月,我校组织了“初一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巡展”,每个教师准备一节精品实验课,写一篇精品教案,这次活动,体现出广大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基本把握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活动集中展现了我校阶段性课改成果,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学交流,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
此外,2004年7月份,我校为促进教学研究,还进行了“朝阳七中学期个人精品教案展”展出精品教案60余份促进了课改实验备课交流。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促进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
“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课程评价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是老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促进作用,使评价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理解,并能增强其信心的过程,我校根据《朝阳市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制定了《朝阳七中课程评价方案》。设计了《课堂教学学生信息反馈表》、《课堂教学家长信息反馈表》、《课堂教学教师互评表》。帮助老师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袋》。学生以班为单位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明确了教学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科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过程和注重结果相结合;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在实践中经受摔打和磨砺,感受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课改实验初见成效
1、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变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自觉的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带来了教学方式的革命。广大教师转变了以前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不顾学生情绪和反应的局面。而且更加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逐渐把学习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多了。老师们开始重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实行实物教学,突出了感性认识,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学。如:周立红老师把制作汉堡包所需的食物材料及微波炉引入了英语课堂,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动手操作情境,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和语法学习在这种背景依托下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刘东明老师的社会实践课,把教学从课堂搬到了校园,为学生准备了树苗和植树工具,这种教学场景的迁移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开放式的课堂使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大胆尝试这种结合学科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鲜活起来。学生开始参与设计、动手操作,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一定的突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各学科中相继得到应用。学生主动收集材料,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通过课改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课改实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和发展自我的平台。许多教师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学校定期召开的课改实验研讨会上,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同感:以前的传统教材,有教学参考书,都设计好了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甚至板书设计,备课时“拿来”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就不一样了,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需要教师自己去探索、填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收集信息,加工提炼教学内容。新课程再也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着创造性的劳动。现在的备课比过去累了,但此间乐趣无穷。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了。自进入课改实验以来,实验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教学技巧也有待改进,因此更加注重了互相之间的听课,学习和交流。如史、地、政、生等学科尤为明显。在研究学习的同时,重视资料的积累,做到“经验共同分享,问题共同研究。”团队精神大大增强。
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自进入新课程以来,我校有些教师对它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新课程的选择上还有些担心,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2、现有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缺少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教具。如数学课的模具,外、史、地、政等课的教学挂图等。学生和教师自制教具,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工作,实为教学一大缺憾。
3、个别学科教师们反映教材选择欠合理,有点脱离本校实际。如:英语教材单词量过大,学生又毫无英语基础,学起来很困难。
4、学校学额少,经费不足,导致课改实验工作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研讨交流、教学仪器设备及教具、图书更新、学生外出实践活动等只靠有限的办学资金难以支付,使发展受到限制。
以上,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和存在的困惑。课程改革还刚刚起步,更多更繁重的工作还在等着我们,我们会不懈的努力去适应课改,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课改之路,为改变七中的现状作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