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在工业革命以前和近代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2-01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手工制成。金属(主要是铜、铁)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机械加工包括铸造、锻压、钣金、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和机床、刀具、量具等也得到迅速发展,保证了各产业发展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的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生产线和流水装配线等)的形成。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在机械工程中,互换性最早体现在H.莫兹利于1797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同时期,美国工程师E.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的“美国生产方法”。20世纪初期,H.福特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技术加上F. W.泰勒在19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汽车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高度。
20世纪中、后期,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
(1)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减少对手工技艺的依赖。
(2)发展少、无切削加工工艺。
(3)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自动化从机械控制的自动化发展到电气控制的自动化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动化,直至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
(4)利用数字控制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等,发展柔性加工系统,使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到接近大量生产的水平。
(5)研究和改进难加工的新型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术。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上广泛使用着大量的机械、机床、工具、机器、仪表等工艺装备。这些工艺装备的制造过程总称为机械制造。机械制造的具体过程是:将原材料(包括生铁、钢锭、各种金属型材及非金属材料等)通过铸造、锻压、焊接、粉末冶金、注射成型等方法制成零件的毛坯(或半成品、成品),再经过切削加工、特种加工等制成零件,最后将零件和电子元器件装配成合格的机电产品。本章简单介绍毛坯制造、切削加工、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一些基本知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