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关古镇的漫川关古镇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6
漫川关镇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经110度3分,北纬33度14分。南接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北邻法官乡,东连石佛寺乡,西接南宽坪镇和莲花乡。镇政府驻地在漫川关街道村,距离山阳县城95公里,距离湖北省上津镇15公里。
漫川关镇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共有67个村(居)民小组,4104户,1571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4人。耕地面积11267亩,镇辖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1人/平方公里。
漫川关镇历史悠久,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漫川关曾设关置戌,素有“秦楚咽喉”之称。漫川关水旱码头通往各地,商务繁荣,人口稠密。北通秦晋,南联吴楚,是古代商贸中心。
漫川关镇古称丰阳关、丰阳川,又称蛮子国。据《山阳县志》记载,西晋泰始二年(266年)设丰阳县,县治就设在丰阳川。东晋前秦曾于丰阳川置荆州,据《通志》记载:“前秦苻坚皇始年间(351——354年),苻融遣苻菁掠上洛,于丰阳川立荆州,以引南金奇货弓竿漆蜡,通关市,来远商,国用充足而异贿盈积”。由此可见,当时的漫川关相当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个经济特区。
漫川关镇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南有郧岭,东靠太平山,西有猛柱山,北有天竺山。有金钱河、靳家河和万福河三条河流通过。镇政府所在地漫川街道后改扰散有气势雄伟的灵台山(俗称青龙山)、卧虎山,街南有落凤山(俗称南坡),前有靳家河水自北向南流淌,宛若玉带,对岸如意山,其土色金赤,可谓山灵水秀。独特地理环境形成了环流太极、金靳交汇、犀牛望月、纸房线泉,金钱河峡谷有远近闻名的石人观星、蜡烛山、鱼洞奇观等自然景观10余处。
漫川关人,率直本分,人情淳厚。当地居民90%是历代从南方各地迁来的下湖人,生活习惯属于南方型。由于秦风楚俗相互影响,使漫川关人既含北方人之犷悍,又兼南方人之灵秀,始终保持勤劳、俭朴、憨厚、好客、敬业等传统美德。漫川关人聪明颖达,益学上进,历史上有不少贤达之士。
漫川关的方言独具风格,且民间情歌、丧事孝歌也独具特色,特别是漫川关大调、民间小调、船工号子更是别具一格。漫川关的情歌分山歌、旱船歌。丧事孝歌有开歌路、烧更纸、游十殿、哭灵和还阳歌等系列化孝歌程序。孝歌的种类很多,有刊印、手抄等各式版本。漫川关古有汉剧团,主要剧目是古装剧。古镇灯会与新春民间艺术节是从北宋流传至今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灯会队伍十分庞大,白天的社火故事,装扮惟妙惟肖;晚上龙灯、火狮、旱船,锣鼓、烟花、爆竹通宵达旦,装扮古镇。
漫川关历史悠久。地处金钱河与靳家河之汇合处,以地貌广大水域宽阔而得名。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历代均于此设防,陇海铁路通车前,漫川为水旱码头,为陕鄂豫蜀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致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碑今还尚在。千年历史千年烽火不熄,尧服南蛮“丹水之战”的硝烟未尽,秦楚争霸的战火又起。南北朝时,短短百年间,漫川郡县六次更名,每次的变迁无不与战火相连。南宋时,漫川为宋金元反复争夺之迂回战地。公元1142年8月,宋“割商于之半畀金”的界碑就立在漫川北边的鹘岭山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革命军在山阳战事连绵,曾多次兵事漫川关。民国时期,“江湖反正”、“大刀会”和“红枪会”,此起彼伏,连年征战,战火连绵,漫川弥漫着金戈铁马的硝烟和尘埃。1932年11月11日至14日,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在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抵达漫川。革命军队经过漫川,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漫川成为革命老区,红色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