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昆明某小学家长因“话太多”而被班主任踢出家长群这件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现在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沟通,昆明的不少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家长群,而随之而来的,除了方便也有不少矛盾。

本来是利于双方沟通交流的事情,但却因此而引发了不少矛盾,有些家长甚至因为这样被踢出了家长群,原因千奇百怪,有的老师说是因为家长话太多,有的老师还说因为家长老是在群里传播负能量,影响其他家长。然而就这次事件来说,确实以为这位老师在群里推销购买学习辅助教材,然而家长质疑了一两句,就被认为是话太多,班主任直接将这位家长踢出了群。这样的现象,其实在昆明的家长群并不少见。

对于这样的事件,昆明很多家长的态度是惶恐和无奈。惶恐的是怕因为自己的原因,孩子在学校和班级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无奈则是,就算老师做出了过分的举动,也找不到地方反应,事情也得不到解决。所以慢慢发展下来,很多家长就算遇见这样的情况,也只能保持沉默,吃“闷亏”。

而这样的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是学校监管失责的问题,学校应该对这些家长群进行严格的管理,老师和家长在里面分享什么东西,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定。其次是老师职业素养需要提高的问题,昆明很多家长群发生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发生矛盾,很多老师将家长群变成自己的“小领地”,在里面宣扬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是推销产品,所以才导致了很多家长的不满。

家长群的出现本来是一个解决家校矛盾的好方式,但很多都不小心“走偏了道”,因此,昆明的家长们在对待家长群时,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观点,该提意见的提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家长群良性发展。

其实说实话,在班级微信群中,家长的话真的不要太多,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我时常在网上看到“马屁精”家长一说,就是在群中,只要老师发言了,必有几个家长依次排着队给老师献花,恭维老师的英明。老师在群里发个通知或者作业,也要排队高呼老师辛苦了。当然,这些家长中,有部分是出自惯性对老师表示尊重,无可厚非,但有些家长在群里话太多,的确容易引起其他家长的反感,其实也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

是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听到这些恭维的话?恐怕不一定,我也是班主任,我就不喜欢每天听这些恭维的话,多了,就太虚伪。我是允许家长在教师节或者元旦两个节日期间对老师表示一下问候或祝福的,其他时间,就不要那么客气了。

家长在群里话太多,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喜欢在群里质疑老师,质疑各个任课老师。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啦,比如说对班级的一些活动不满意啦,对收取班费有意见啦。提意见,本没有错,但如果在群里质疑任课老师,这其实不太妥。我给家长的建议是,如果有任课老师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和老师私聊,也可以通过我这个班主任转达等等,不要在群里质疑老师,这不太好。

家长群这种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是 既现代又落后 ,现代的是它能把各种讯息及时的传达给家长,老师能实行比较统一的管理,促进家校沟通。

落后的是, 人 本来随着 社会 的发展脱离了群体,相互之间有了距离感,结果家长群又让大家重新聚集到一起,仿佛又生活在大杂院,邻里之间 攀比炫耀、 说些闲话。

前天朋友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就建了班级群,当天放学后,老师在群里发通知,让孩子自己在家里念熟一首讲纪律的儿歌,写了不用回复不同发视频不用拍照,结果晚上就有位家长发了一个孩子的小视频到群里,于是,不一会儿下面跟了一连串的小视频,搞得她以为看错了通知,还专门翻回去看了,隔了一会儿,老师又说“不用发视频”,那位首发视频的家长才解释说“我只是分享一下”。。。。

还有我混的小学高年级家长群,尤其是到公布成绩的日子,哎哟那里里外外,堪比一场戏精家长大会。

我认为,要借用家长群这种工具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能双向管理:1.群主能 一键 禁言,发通知就发通知;2.家长要自我克制,默默做个潜水党。

屁大点事也能上新闻!这个 社会 怎么了?踢出群了,自己改正后再加上不就行了吗?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活中很常见的小矛盾,值得用放大镜去观察吗?

我觉得这种无聊的事不要再上新闻了,你们做新闻行业的除了知道吸睛外?能不能搭档点责任?整点有用的?

作为老师建立的群,任何家长不要在里面发任何信息,有问题直接私聊。因为建立这个群的目的是,老师发布信息的地方,每个人都发个收到,这就是刷屏行为,自己私聊去回答收到,把一个干净的群留给打开群就能能看到重要消息人。

家长“话太多”被班主任踢出,这事真不好评判谁是谁非。话,分好听的话,不好听的话;分理解的话,无理的话;分低调的话,攻击的话……

首先,班主任建班级微信群的初衷,应该是为了便于家校联系。家长在群里除了接收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各种反馈,自然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便能达成一致。倘若,家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提所谓的建议,对老师的工作横加指责。稍有不顺便“鸡蛋里挑骨头”,让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如何受得了?不踢出群去才怪!

其次,如果家长提了中肯的意见,班主任认为家长“不给面子”,“话太多”,把家长踢出群,只能说明班主任的境界实在太低。诚如古语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人、对事或对工作有益的话,往往让人感觉“难听”。家长“话太多”,要看说了太多什么样的话。要是对学校班级学生有大益处,就算话说的难听点,说的太多了,又有何妨呢?班主任把这样的家长踢出群去,心胸未免太狭隘!

再者,班级微信群,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凡有条件的地方、学校,一个班级建一个群很容易也很普遍。很多时候,缺的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彼此防贼一样的防着对方,怕被对方抓住什么小辫子,这样的群毫无意义,解散了才好。所以说,既然建了群,那就该好好呵呵,别动不动就踢来踢去,谁都不是一粒足球!真的是为了学生,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学生家长群是,班级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一个平台,一般是发送一些通知,请假的事情。不适宜家长在里面大量的转发一些不当的言论或大肆发表自己意见,所以这就有一个群规的要求。

群主在群规作了一定的要求之后,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就要看家长和老师配合度以及各自的素质了。具体到个别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或者是疑问,还是私聊的好。

在家长群里,每一句话,每一言论都有几十人看着,会产生几十种不同的心情,传导情绪不当就容易引起一些误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不利于老师对孩子们的教学和管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管理和老师对全班同学的管理是相互配合的。

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发布自己的言论,或者质疑什么就等于在公开的质疑和表态,也许说着无意,但听着容易走心。

我也是家长,家长群里我曾看到,一位家长把一些不文明用语用在了群中,过后看来他是发错了,但那种感觉的确不好!还有一次遇到一个家长在群中对孩子们之间偶然发生的事情,公开向老师提出质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来,家长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方式极为不可取,这会影响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家长中的形象。

现在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喜不喜欢老师是老师值不值得喜欢,说这种话的家长是否想过:如果你的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成见非常深,那么这对他以后的成长和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遇到问题,我们先不要质疑他人、责怪他人,我们先从自身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

做一个有素养的家长,一定更容易养出一个有素养的孩子,更容易赢得老师的尊重!

可怕的微信群,不看又怕错过重要信息,两个孩子最少有三四个群,学校的 班级的 科目老师的,从一开学就是噩梦了,叮咚响个不停,刚刚开始工作,一会又被打断了思路。结果往往都是无关的信息,老师一个通知,微信瞬间刷屏。哪天真该跟微信说再见。

只怪我们家长没有阿谀奉承的做人

有“群”就有矛盾有分歧。

个人切身体会,曾经加入过的一些群 同学群,朋友群,工作群等等,除了工作群因为只纯粹谈工作之外,“闲”群都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表达方式,表达意愿乃至于所表达的思想,理念等都有所不同,这就难免产生争论甚至于激烈的争论,结果往往不欢而散。

家长群应该是一个“工作群”,一个沟通信息的平台。

因为家长群不是一个辩论的平台,也不是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而应该只是一个信息沟通的工作平台。所以当有不同意见的时候,私下沟通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老师把家长踢出群太过简单粗暴,ta完全可以通过私下沟通解决与家长的分歧。反过来,如果家长有不同意见,也不宜在“工作群”里进行辩论或发表意见,最好的办法还是私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