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计算过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1
操作方法0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两点间垂直放置的水准标尺的读数,以此来确定两点的高差。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可以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四等水准测量就是为了给地形测绘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点。技术要求包括:视距不得超过100米,前后视距差需小于3米,累计视距差应小于10米,红黑面读数差应小于3毫米,红黑面高差差应小于5毫米。
步骤1:瞄准后视标尺的黑面,记录下丝、上丝和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后视距离,公式为:后视距离 = 100 × (下丝 - 上丝)。
步骤2:瞄准前视标尺的黑面,记录下丝、上丝和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前视距离,公式为:前视距离 = 100 × (下丝 - 上丝)。计算视距差,确保其小于3米;计算视距累计差,确保其小于10米;计算黑面高差,公式为:前视黑面中丝读数 - 后视黑面中丝读数。
步骤3:瞄准前视标尺的红面,记录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确保其小于3毫米。
步骤4:瞄准后视标尺的红面,记录中丝的读数。如果是非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前需要进行精平。计算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确保其小于3毫米;计算红面高差,公式为:前视红面中丝读数 - 后视红面中丝读数;计算红黑面高差之差,确保其小于5毫米;计算高差中数,公式为:((红面高差 ± 100) + 黑面高差) ÷ 2,单位为米。如果这一站数据合格,可以进行下一站测量。
步骤5:关于限差的解释。视距限制在100米以内是为了确保读数精度,同时考虑人眼分辨力和望远镜放大倍数的影响;水准面的曲率导致超过100米时高程误差增大,因此视距限制在100米以内。
步骤6:关于观测顺序的解释。四等水准观测采用“后前前后”的顺序,这有助于减少仪器下沉的影响,并且较小的前后视距差有助于削弱i角的影响。最好进行偶数站的测量,这样可以消除标尺误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