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01
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随之而来,市场上的抗过敏的药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大了。抗过敏药有哪些?市场上的抗过敏药主要有抗组胺药、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激素类药、调节免疫类药、中药、其他抗变态反应药几个大类。但是,应该注意,抗过敏类的药物不要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或者产生抗药性。抗过敏药定义
口服的抗过敏药物主要指抗组胺类药物,口服后吸收很快,能在15—30分钟内使过敏症状迅速得到改善,比较常用。
抗过敏药有哪些
一、抗组胺药
1、苯海拉明
药理作用:本品是问世最早的受体拮抗剂。皮肤科广泛用于一切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湿疹、瘙痒症等。
不良反应:常见头晕、嗜睡、口干恶心、倦乏、偶见皮疹和红细胞减少;长期应用达6个月以上可引起贫血。
注意事项:高空作业操作机器的人及驾驶员禁用。乳母、新生儿禁用。
2、扑尔敏
药理作用: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广泛用于一切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不良反应:可见嗜睡、口干等,但较苯海拉明轻。可诱发癫痫。小儿服用过量可出现幻觉、不安和语无伦次。用水化氯醛处理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同苯海拉明。另外明显前列腺肥大、幽门十二指肠梗塞均应禁用。
3、息斯敏(注:息斯敏可致人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死亡,医院已停开)
药理作用:本品为长效组胺受体拮抗剂,用于慢性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和其他各种过敏性疾病。
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出现嗜睡、倦怠。长期服用可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禁止和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同时使用。
4、敏迪
药理作用:本品为非中枢抑制性的组胺受体拮抗剂。用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虫咬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不良反应:头痛、多汗、口干以及轻微胃肠不适。近两年报道大剂量应用时对心脏有毒性,心电图O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跳过速。
注意事项:有心脏病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开瑞坦(克敏能)
药理作用:是一种强力长效的抗组胺药,用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乏力头痛口干等反应。
注意事项:两岁以下及孕妇哺乳慎用。
6、仙特敏(仙特明)
药理作用:本品系羟嗪在人体内代谢物。作用特点是抑制组胺介导和变态反应早期,并进一步减少与变态反应晚期相关的炎症嗜酸细胞移行介质释放.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嗜酸性脓胞性毛发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枯草热、结膜炎、哮喘等等。
不良反应:一般无困倦及嗜睡等副作用,少数人有较轻度口干、激动、头痛等。
7、葡萄糖酸钙
药理作用:本品为非特应性脱敏剂,皮肤科用于荨麻疹、湿疹、皮炎、血管性水肿、紫癜、多形红斑、老年瘙痒症等。
不良反应:静注时全身发热,注射太快或者量太大时,可发生心脏骤停。本品对血管壁有刺激。少数人静注时可引起软组织钙化,并发严重手臂前臂肋膜室综合症,一过性失声及过敏性休克。
二、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
1、酮替芬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一较强的过敏介质阻释剂。适用于防治多种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
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倦怠,胃肠逆反应等,长期服用可增进食欲,进而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驾驶员及高度注意力集中工作者慎用。
2、色甘酸纳(咽泰)
作用与作途:本品为一种预防性抗过敏药,用于预防过敏性支管哮喘的发作。也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枯草热,过敏性湿疹,皮肤瘙痒症,溃疡性结肠炎和直肠炎等。
不良反应:个别人吸入时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胸部紧迫感及恶心,甚至诱发哮喘发作。
注意事项:本品起效后可减少给药次数,如需停药,需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药,以防哮喘发作。
三、激素类药
1、皮质类固醇
作用和用途:本品为强效的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药物。用于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特别是有鼻塞者)、中度及慢性哮喘。
不良反应:已知长期使用类固醇霜剂可引起皮肤变薄和色素沉着,长期使用类固醇气雾吸入剂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另有报道用药后易致青肿,还可能出现白内障。口服片剂可导致痤疮、面部潮红、水肿、肌无力和消化道溃疡。长期注射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大,不被推荐。
四、调节免疫类
1、维他命C
别名:抗坏血酸;维生素丙;力度伸;维体康。
适应症:本品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保护人体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和损伤。而当人体接触致敏物质时,维生素又可以发挥它的抗组胺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
但是服用过量的维他命C使白细胞的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可能会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长期大量(一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可收起泌尿系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盐结石。每日用量超过5克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服用大量时,可产生婴儿坏血病。正在接受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不宜服用。白癜风患者不宜用。痛风、血友病、肾结石患者慎用。可能诱发生成破坏DNA的物质。
2、钙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适应症:本类产品能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使渗出减少,缓解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稀释注射时若漏到血管外可引起组织坏死,静注时患者有全身热感,可兴奋心脏,引起心率失常,一般情况下还是少用为宜。
3、辅酶Q10
别名:葵烯醌、泛醌。
适应症:属自由基清除剂,是细胞代谢及细胞呼吸的激活剂,能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氯化磷酸化反应。本身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能抑制献粒体的过氧化,有保护细胞膜功能。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胃部不适、厌食、手足凉感和一过性心悸。
4、糜胰蛋白酶
别名: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
适应症:本品能液化脓液和坏死组织,净化创面,有利于新生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炎性水肿,对哮喘、鼻炎有一定作用。
不良反应:局部有疼痛,可引起局部红肿。
五、中药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与药物特异性的外疗方法。其简便易行,疗效较好,广泛用于临床。药物基本方是“消喘膏”。治疗时机依据“冬病夏治”原则,在夏季初、中末伏(三伏天)或入伏后每隔10天做1次,一般三次为一个疗程。多需坚持1—3年更长。作用机理是该贴敷疗法主要调节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消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改善肺功能作用,从而有预防和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效果。
六、其他抗变态反应药
1、粉尘螨注射液
适应症:用于吸入型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泛发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的治疗。
抗过敏药用药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随之而来,市场上的抗过敏的药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大了。
于是,患者常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有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有时则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要谨慎使用抗过敏药,并关注以下三方面。
1、病程不同,用药不同
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有其自身的抗过敏机制和特性,治疗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急性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应选择起效快的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
在治疗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时,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过敏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一定要咨询医生,合理用药。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否则容易复发。这时,应该依次停用一种药物,间断用药,直至全部停用,或用清热解毒中药,也能起到一定抗过敏作用,并逐渐停药,这样也可以减少疾病复发。
2、用了抗过敏药,仍须警惕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不仅有种类繁多的化学活性介质,而且其过程也极为复杂,受到如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但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只能阻止某些化学介质的释放,而不能阻止所有化学介质的释放。有时服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因此,服用抗过敏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服药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无变化,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立刻停药,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以后,须禁用曾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过敏药。
3、抗过敏药的“耐药性”
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会致药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则说明即该药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一般在服药三个月后,要换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药疗法,如中草药、针灸等配合治疗,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为抗组胺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和激素类。激素类是属于强效的抗过敏反应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较重,是属于处方药管理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抗组胺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两类,大都属于OTC类药物,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经常使用的有扑尔敏、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明)、息斯敏等,这些药物虽然作用机制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个相似之处,就是一部分有效成分会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起到镇静和催眠作用,容易导致注意力下降、嗜睡等不良反应,只不过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抗过敏药虽然会使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并且经过改进,第二类、第三类抗组胺药物的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患者还是应该引起注意。
所以如果一定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并且服药期间不要饮酒,这样能够降低由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
抗过敏药哪个时间服用最好?
很多轻度过敏症病人,一般一天只需要服药一次,这时,是早上服用好,还是临睡前服药较好呢?专家认为,根据患者过敏症发作时间的不同,服用时间也不相同。过敏症状出现于白天的人,于晨间服药,症状出现于晚间者,则在临睡前服用。扑尔敏容易引起嗜睡、头昏、头痛、反应迟钝等现象,因此最好在临睡前服用。
还有,连续服用一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长期吃一种药物,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抗过敏药物容易引起耐药现象,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还有,抗过敏药物都有毒性作用,因此,长期服用,这些毒性作用发生“积累”,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超过一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专家特别提醒,还有一些患者,服用抗过敏药后,发现没有效果,甚至病情加重,误以为是药量不够,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是十分危险的。谢教授指出,“主要原因是,许多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比如扑尔敏,有些病人服药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血象的异常,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容易引起过敏的抗过敏药还有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等。要注意的是,药物过敏可致命,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的患者一定不要放松警惕,一旦发现药物无效,应该马上就诊,换用其他药物。
抗过敏药最好随身携带。
虽然过敏症患者家里会常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以防不测,但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一旦发现出现过敏的一些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等,就需要马上服用抗过敏药物,这样,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抗过敏药物最好随身携带。
服用抗过敏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服药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无变化,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立刻停药,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
推荐阅读
【户外工具大全】出行旅游随身工具物品户外野外活动工具大全
【晕车药】晕车药哪种好服用晕车药注意事项
【外伤用药】外伤药有哪些外伤用什么消炎药家庭常备外伤药
【肠道感染药】肠道感染腹泻吃什么药肠道感染消炎药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有哪些抗过敏药的副作用抗过敏药能长期吃吗
【感冒药知识百科】感冒药有哪些感冒药哪种好感冒药成分
【扩血管药物】周围血管扩张药常用的速效扩血管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