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树送别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1.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杂曲歌辞《送别诗》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释义: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3、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白居易《青门柳》释义: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4、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鱼玄机《折杨柳》释义:送别时依依不舍,折尽了路边的杨柳枝。5、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释义:别让我长期相忆,折断满树的绿杨枝。6、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张籍《蓟北旅思》释义: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外面,杨柳更加青翠。8、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

——鲍照《三日诗》释义:气息扰乱了思念的心情,柳条变青色开始怀念春日。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释义:黄鸟飞舞,杨柳枝垂,春风徐吹,在这样的春色中送别故友,使人心悲。

2.关于柳树送别的诗句古诗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3.关于柳树送别的诗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唐】白居易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长安新柳【唐】陈光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五月水边柳【唐】崔护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新柳【唐】崔橹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堤上柳【唐】戴叔伦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赋得长亭柳【唐】戴叔伦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独柳【唐】杜牧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柳绝句【唐】杜牧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新柳【唐】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御沟柳【唐】杜荀鹤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柳【唐】方干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柳【唐】韩偓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咏柳二首【唐】顾云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参考资料:?fr=qrl3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唐)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丝丝拂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知细叶谁裁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州北路傍老柳树--白居易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

4.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释义: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

3、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释义: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4、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鱼玄机《折杨柳》

释义:送别时依依不舍,折尽了路边的杨柳枝。

5、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释义:别让我长期相忆,折断满树的绿杨枝。

6、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

释义: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外面,杨柳更加青翠。

8、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释义:气息扰乱了思念的心情,柳条变青色开始怀念春日。

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

释义:黄鸟飞舞,杨柳枝垂,春风徐吹,在这样的春色中送别故友,使人心悲。

5.柳树表示送别的诗句

崔护 评论 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郑谷 评论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詹敦仁 评论 柳堤诗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柳宗元 评论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李商隐 评论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韩偓 评论 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施肩吾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王勃 评论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刘宪 评论 折杨柳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杜牧 评论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雍裕之 评论 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张泌 评论 柳枝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

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

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卢仝 评论 寄崔柳州 使者立取书,叠纸生百忧。

使君若不信,他时看白头。三百六十州,克情惟柳州。

柳州蛮天末,鄙夫嵩之幽。花落陇水头,各自东西流。

凛凛长相逐,为谢池上鸥。白居易 评论 忆江柳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 评论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唐彦谦 评论 垂柳 垂柳碧髯茸,楼昏带雨容。

思量成昼梦,来去发春慵。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碧虚从转笠,红烛近高舂。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小园花尽蝶,静院酒醒蛩。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刘禹锡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李商隐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唐彦谦 评论 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王维 评论 辋川集·柳浪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贺知章 评论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 评论 横吹曲辞·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恨,想对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沈佺期 评论 横吹曲辞·折杨柳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柳宗元 评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白居易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温庭筠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南内墙东御路傍,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情人最断肠。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伴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孟郊 评论 横吹曲辞·折杨柳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

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

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

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

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

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李商隐 评论 柳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李商隐 评论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乐府诗题作杨柳枝)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

6.哪些诗句中描写的柳树有“送别”的意思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雍裕之的《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罗隐的《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7.关于杨柳送别的古诗

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意象探幽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63030大有裨益的。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

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

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

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也有借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