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话的人是什么心理?说谎话会带来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人们说谎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3大类:

① 自我提升(to promote yourself)

说白了就是“利己主义的谎言”。为了金钱利益、为了工作和晋升机会,为了提升或是维护个人形象…… 总之就是通过说谎的方式为自己谋求好处。

② 自我保护(to protect yourself)

这一类人说谎也是为了自己好,但不为获得更多好处,而是因为害怕遭罪、逃避责任,所以这种“自我保护”不能和“正当防卫”混为一谈。

通过谎言来保护自己的人,很可能只是在逃避责任、惩罚等自己不愿承担的后果,或是避免面对“难搞”的人。

③ 影响他人(to impact others)

这个百分比相对较小的分类,争议却是最大的。

因为“影响”是个中性词,而不同人通过不同的谎言达到的目的,给受骗者的带来的影响是可以有正反两面的。

在“影响他人”这个大分类下,有个小类目叫做“利他主义:帮助他人(altruistic: help others)”,占所有说谎原因的5%。

这些人怀着帮助他人的一颗好心,说着“善意”的谎言。

为什么要给“善意”打双引号呢?因为好心也会办坏事啊!

英文中有句响当当的俗语: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好心堆砌而成的)。”

撇去“善意”的谎言不说,还有人故意扯谎伤害别人,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只有4%,或者说…… 居然有4%的人会这么做!)

说谎者的性格特征:

① 喜欢并善于操控他人(manipulative)

想要控制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情绪,谎言和欺瞒是必备武器。

② 完全不在乎他人感受、或是特别在乎他人这两个极端(extremely caring or not at all)

前者说话天马行空、对骗人毫不在意;后者为了迎合他人感受情愿牺牲自己所知所感的真实。

③ 性格外向者(extroverts)

性格外向者特别enjoy各种社交场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形象的顾虑,有时也必须通过控制他人来维护自己的位置和尊严。相比不善于也不喜欢社交的内向者,外向者撒谎的机会、需要和技能都更上层楼。

④ 缺乏责任心(irresponsible):这个很直白,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那些不重要的说谎者,我们可以直接say bye bye;那些无关痛痒的谎言,我们也可以一笑了之。

可若是说谎者和我们有断不开的关系、或是我们不想断的关系,比如一个多年的挚友、原本想要相濡以沫的爱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下面4个问题,你可以在发现被骗之后,认认真真地问问自己:

1。TA骗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些谎言背后的问题、甚至是痛楚,已经长年累月堆积在我们之间,而我从未发觉?

2。TA选择说谎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我、或是保护他人?如果我要拆穿谎言,原来在谎言中被保护的对象是否会受到伤害?

3。TA是否有说真话的可能,或者说我有没有为TA说真话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4。TA的谎言是否触及我的原则和底线?会怎样影响未来我和TA的信任关系?我们还能继续相处下去吗?

是的,这些问题很难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答案。

信任是一种极为微妙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对它有不同的标尺,但有同样的期待。

双方标尺的校准,是营造 健康 长久关系的前提,但也正是在校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摩擦和不愉快。而这些摩擦和不愉快,就是谎言和欺瞒的温床。

对这些问题的 探索 ,是意识到摩擦、进一步校准、也让彼此的信任更加坚固的契机。

对这些问题的 探索 ,能帮助你进一步发觉自己的内心,也帮助你在和ta的关系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毕竟,人这辈子注定要面对的那个最真实的人,是我们自己。

说谎自信己聪明,逻辑严密没漏洞。

也有说谎不得已,患得患失忧输赢。

更有说谎不靠谱,说谎上瘾劣根性

说谎圆谎易戳穿,谎多害多心口疼。

说谎话的人,是没半点志气没半点骨气的人,是没完没了谎言谎话连篇累牍的人,是面皮没半点血面皮太厚厚颜无耻之人,是个耍赖皮皮虾皮皮虾的人,是没半点自信诚实失望失信用自私自利的人啊!说话东拉西扯扯淡扯犊子了!欺负欺骗了别人,欺骗欺负了自已很尴尬啊!伤害别人为难自己,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虽然在心理学上说谎属于最不受人欢迎的品质。但其实谁也不想说谎,只是没办法才说谎。说谎的最初始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和自我提升,也就是说说谎多数最初源于一种心理创伤。由于说谎所带来的并不是实质性或者是针对性的获得,也就代表着对本身心理创伤的疗愈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这也就会导致原来的创伤力量变得越大,他下一次要获得心理平衡只能用更大的(虚假)获得来平衡自己。

说谎是一种防御机制。

有研究发现从四岁开始,随着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展,我们人就拥有了说谎的意识

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谎言说的越来越符合逻辑。

实验中找了四岁、五岁、六岁的小朋友,每个年龄段各找一组:实验情景是这样的,让小朋友单独在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用一个绳子系一个瓶子,瓶子里放几块糖,绳子上有个机关,但凡触碰瓶子,绳子就会松开,瓶子就会摔到地上。实验人员告诉小朋友,可以在房子里玩儿,但不能拿瓶子里的糖吃。

然后实验人员假性走开,然后偷偷的观察,等瓶子掉下来实验人员马上进屋问小朋友怎么回事儿?

研究发现,四岁的小朋友一般会说:“不是我,是它自己掉下来的”

五岁的小朋友会说:“是小鸟把瓶子弄点了,或者别的小朋友给弄掉了”

六岁的小朋友则会说:“是我不小心碰着了”

有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谎言,比如夸大自己的财富。

有逃避惩罚的谎言,偷了东西以后被抓住不承认。

为达到某种目的的谎言,商业竞争的谎言,或者各个国家的间谍情报部门。

纯粹的坑害别人,比如这几天炒的沸沸扬扬的绿地高管把人家老婆肚子搞大事件,告诉女方自己不育。然后还告诉女方可以给她三千万。

善意的谎言,某人得了某种绝症,为了降低他的心里痛苦,使他安心走完余生,家人对其进行隐瞒。

1,对说谎者本人来说一旦被人发现,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就没有了,就像常说“狼来了、狼来了”的孩子。

当这种信任度没有以后,他在生活中的社交成本就会很高,在传统家族 社会 ,很有可能寸步难行。

而在现代 社会 ,国家已经有了个人征信系统,如果你的个人信用不好,会影响你做商业贷款,对购房,开公司都会影响。如果进去老赖名单,现在坐飞机坐高铁都会受影响。

2,对于听信说谎者的谎言的人危害就更大了,就拿绿地高管把人家老婆肚子搞大这件事,女方现在离婚是肯定的了,而且她的身份证号码,姓名,所在学校,家里的父母全都被曝光了,工作丢失,肚子里的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感兴趣的话题,从前几年大火的美剧《Lie to Me》,到现在《FBI微表情心理学》的书籍,都揭示人类希望识破谎言的努力。

二战的时候,也曾使用过吐真的药物,例如东莨菪碱、硫喷妥钠。但这些药物实际上是降低大脑前额叶皮层对神经系统的抑制,并不是真正的吐真剂,且有很大的副作用。

随着对脑神经学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在脑成像的仪器下,通过大脑皮层动作电位的捕捉,已经可以看到说谎时神经核团的异常。

比如在热恋中的男女,在功能性磁共振机里,你问一方,你爱对方吗?如果这时大脑里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前额叶皮层亮起来的时候,那么这一定是真爱。如果没有反应,则一定是不爱的。

感谢收看!

经常说谎话、时间长了、人家了解你了、感到你这人不靠谱、不信任你了、所以、人要诚实、我一生也讨厌谎话连篇的人!

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尤其是孩子,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无论怎样都会被对方接纳,他就没有必要撒谎。

要说说慌话是什么心理?,我觉得刚开始说谎话会战战兢兢,谎话多了,都自然而然的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怎么说?说谎话总是一种不 健康 的心理,养成了习惯,张口就是谎话,对自己的成长,人生, 社会 影响都不好,还是做个诚实的人吧

说谎话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让事情本来坏的一面被掩藏起来,展示出来好的一面,究其原因,说谎话的人爱面子,承受不了失败的事情,给予他承担的责任,为了逃避责任而选择说谎,以便更好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的一种方式。

说谎的人是个比较要强的人,而且自尊心也比较强。他的字典里不允许失败的存在,如若失败,他会以此为辱。因此他们展现出来的是无所不能,样样精通。所以一旦他预感事情不受控制,朝着预想之外的转态发展了,他们就会撒谎,千方百计掩盖事实。

怎样才能做到不撒谎呢!第一,降低期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就好,即使出现了失败的结果也是正常的。第二,根据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是会发生。所以说未雨绸缪很重要。怎样做到未雨绸缪呢?心理学中的洛克定律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它告诉人们,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这样做才是事情制胜的法宝。只有把事情解决了,做好了,才能避免撒谎的现象。

说谎话的人是虚情假意的心理,

会带来无法迷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