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18

孔子和他的父亲都是子姓孔氏。

孔子,姓“子”,是商朝王族后裔,和宋国公室是本家。到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孔父是字)因为老婆颜值高,被抢去,自己差点被杀,逃到鲁国,他的后裔开始以孔父嘉的字“孔”为氏,于是才有了叔梁龁和孔子的这一个家族。

先秦,多数人都是有姓,名,字,氏,号(包含谥号别号等)这样几个来称呼。

对于女子最简单,有两种称呼:

1,名+姓。如南子(南是名,子是姓);

2,其他标记+姓。如孟姜(孟是排行老大,姜是姓)。

男子称呼复杂一些:

1,氏+名。这种最常见如孔丘,孟轲等。

2,氏+字。这种比较少,如伍子胥(姓芈,氏伍,名员,字子胥),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

3,官位、称号+名。公子小白、秦王政等。

3,字+名。孔父嘉、叔梁龁就是这样。

关于氏,主要复杂在来源比较多,也就是说,立堂号,立氏的这个缘由比较多元化。

1.国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么多诸侯国,国名就是他们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们打算不礼貌的按照今天点名的习惯直呼他们的话,那么,出现的应该是下面的一些声音:周发(不是姬发)、鲁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汤(不是子汤)、吕尚(不是姜尚,后来建国了,就改齐尚了),齐小白(不是姜小白),最关键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国君的儿子们,继承国家之前,是不能以国为氏的,小屁孩儿还立不了堂号那个意思,所以,统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齐小白是被称作“公子小白”的。

3.大夫们,以封邑为氏。诛智伯三家分晋的智瑶,原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于是智氏就出现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这样的情况。

4.居住地。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南郭先生、东郭先生、南宫适、百里奚和百里视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5.官职。司马、司徒、上官是这类氏的典型。而今天我们常常能见到的“祝”姓,即混淆以前的“祝”氏,也是来源于此的。

6. 先人谥或字。以先人字为氏的,孔子算是一位典型,孔子是宋公孙嘉的后人,公孙嘉的字叫孔父。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当推楚国的景氏和昭氏这两大望族。景氏的来源是楚景平王的谥号,昭氏的来源则来自楚昭王。

7.立身之技。这类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隐最初源头的“甄”氏了,还有巫启贤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属于此类。

最后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脉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后,平民也开始出现有氏的现象,氏不再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