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20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农民起义爆发是因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衰落,人民生活更加困苦。此外,广西等地的自然灾害频发,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最终推翻了人民走向反抗之路。

简述天津事变的原因及其后果。

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日益显著,领导集团的腐败和争权夺利导致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和军事实力大大削弱。这一事变严重挫伤了革命士气,使得清军重新包围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试述《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旨在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它代表了农民对土地平均分配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基本内容包括平均分配土地、规定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及建立理想社会的构想。

试述《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资政新篇》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业、交通、金融,并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文化、外交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失败原因在于内外交困、领导集团的局限性以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训是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必须寻求新的社会力量。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及其特点。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带有鲜明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理想色彩。后期提出的《资政新篇》则带有资本主义性质,旨在改革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它严厉批判了封建思想,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弊政,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业、交通、金融等事业,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简述洋务派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为应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简述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

洋务派在70年代开始举办民用企业,涉及轮船、电报、采矿、纺织等多个领域,旨在解决军事工业所需原料与运输问题,同时寻求利润以弥补军用工业的亏损。

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开端,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受封建性、依赖性、管理腐朽性限制,最终失败。教训是仅依靠局部改革难以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变革。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维新运动兴起是由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及中日甲午战争后人们对于洋务运动的反思,康有为、梁启超等成为推动维新运动的关键人物。

简述维新派宣传维新主张的活动。

维新派通过上书、著书立说、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等形式,向皇帝提出变法主张,宣传维新思想,形成了广泛的维新思潮。

简述“百日维新”期间新政的主要内容。

新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等多方面,旨在改革行政机构,发展工商业,改革科举制度,提倡西学,创办新式学堂等,推动中国向近代化转型。

试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变法、兴民权、废八股等关键问题展开,促进了思想解放,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舆论准备。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爱国救亡、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革、思想启蒙等意义。失败原因在于维新派的局限性和守旧势力的强大反对。教训是仅依靠改良难以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需要更彻底的变革。

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弱点和局限主要表现是什么?

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包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以及脱离人民群众,这些限制了运动的深入发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