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上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那一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8

1、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为节庆之期。梁河的景颇族主要以浪速(罗俄)支系为主。目瑙纵歌(浪速语称迨臧歌)是大家一起跳舞的意思,也即“万人之舞”。

节日盛会于广场中央,高竖目瑙柱,人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由头戴兜鍪、用孔雀羽毛为顶饰的男子在前领舞,男人边跳舞边挥大力,个个英姿飒爽,女人抖动着彩帕和扇子,身上装饰的银泡和银链唰唰响、闪闪亮,似彩蝶起舞,象孔雀开屏。

舞蹈排列成阵,队形变换有序,时如彩练漫卷,时而似瑞霭轻飘;人数众多、规模盛大,气势壮阔,舞步刚健明快,在木鼓、芒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哦热啊”的歌唱旋律飞向高空,响遍景颇山乡。

2、阿昌族阿露窝罗节

梁河属中国两个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3个阿昌族自治乡,仅梁河就占两个,即九保和曩宋阿昌族自治乡。

据史书记载,阿昌族是最早活动在青海、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迁徙于川西至滇西一带。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有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陡,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

古代阿昌族就是一个善歌好舞的民族,阿昌族的歌声清亮,阿昌族的舞蹈庄重凝朴。阿昌族最隆重最富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是“窝罗节”。

3、德昂族浇花节的传说

德昂族(原称崩龙族),主要居住在梁河的勐来村“二古城”和勐宋村“白露头”两个自然村,位于亚热带半山区,住房多为竹木结构楼房。

浇花节(也称泼水节)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于清明节后五至七天开始,历时三天。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差异较大。

扩展资料

1、目瑙纵歌节节日内涵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景颇语叫“目瑙”,载佤语叫“纵歌”,“目瑙纵歌”就是大家一齐来唱歌跳舞的意思。它是为祭祀景颇的太阳神“木代”而举行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景颇族传统的节日。

到时三山五岭的景颇族群众都相聚在一起纵情歌舞,跳目瑙纵歌舞时,人少则上千,多时过万,故又称为万人之舞。它包括多种异彩纷呈的舞蹈形式,舞队排列成阵,舞步豪放有序,节奏激昂明快,表现出景颇群舞的高度水平。

各种名目繁多的“目瑙纵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文化艺术特点,它是祖国文化艺术园地里,一朵艳丽的奇苑。

2、民族简介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陇川和潞西等县市,部分分布在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前每年在农历九月初十举行。“阿露”和“窝罗”是根据两个传说故事形成的两个节日。“阿露窝罗节”由流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云龙等阿昌族地区的“窝罗节”和流行于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的“阿露节”合并而来。

3、民族简介

德昂族(原称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位于亚热带半山区,住房多为竹木结构楼房。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浇花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瑙纵歌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露窝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