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名词解释这信不是指书信的信,是指论语中的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论语》论“信”
颜渊第十二
本篇主题为“信”,此字有诚信、信用、真实、信任、自信等意思,作为本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诚信”的意思.作者认为,加强诚信之修养,是达到“仁”德境界的重要内容.文章没有直写什么是诚信,而是通过孔子对“仁”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要求的解释,引伸出作者的观点,即诚信是“仁”之修养的必然要求,“仁”之修养是诚信的必然结果.作者首先说明了实现“仁”的外在表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约之以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那么天下就可以统一到仁的境界.修养仁道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要目有哪些?”孔子说:“不符合礼仪的现象不要看,不符合礼仪的声音不要听,不符合礼仪的话不要说,不符合礼仪的事不要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勤敏,也要按照这些话去做.”
克己,即克制自己,净化心灵,这与前文的“吾日三省吾身”有相通之处.人贵在自省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强化自我优势.复礼,即约我以礼.有了自我反省,再加以礼协调,就会心灵纯净,行为端正.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实现仁德修养,关键在于自己,别人的帮助与引导只能起外在督促作用,如果自身没有仁德修养的需要,别人再努力也无济于事.那么怎样才能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仁德修养这一目标呢?孔子给颜回提出了四点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沟通桥梁无非就是视、听、言、动,如果这四种感觉行为皆能达到礼之规范,那么就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这样的人的言行就不会让别人产生疑问.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了戒心,那么这个世界就和谐了.虽然孔子的这一主张有点理想化,其实孔子的大同世界思想就是一种理想式的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人类正是在美好理想的驱动下不断地在改造世界,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虽然说礼是实现仁德境界的重要形式,但如果修养不够,就怕身不由己,所以实施礼还必需靠人的一种精神品质来保证,这种精神品质就是仁的内在要求.作者引用本段文字,首先阐明诚信的外在表现,即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么仁的内在要求是什么呢?作者通过仲弓与孔子的对话给出了答案.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心境好像接待贵宾一样,动用民众心境好像举办大祭一样.自己所不想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在朝廷干事没有怨恨,回到家中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勤敏,也要按照这些话去做.”
孔子的这段话对仁的内在要求确定了三个境界,分别是“敬”、“恕”、“爱”.“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内涵之意就是待人接物内心要诚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涵之意就是孔子的“恕”之本质;而“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内涵之意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在阐述仁的内在要求这三个境界时,均采取打比方的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具有可操作性,这就是孔子育人的艺术魅力所在.孔子说要有仁的修养,其心境必须做到以上三点,只要做到了这三点,仁的外在表现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很容易做到了.试想,在现代社会,如果人人都保持一份诚敬,都不做强人所难之事,都对自己的工作、对朋友、对与自己接触的每一个人没有怨恨,而是充满爱心,还会有“非礼”之事产生吗?这个社会将是多么和谐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