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有效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_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30
  [摘 要]通过探讨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提出构建大学生宽厚相济知识结构的关键在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并认为培养阅读能力的外在途径是建立新的综合结构课程体系,内在途径是实施典型案例教学,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阅读能力提升的保证,参与科研活动,使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阅读能力;知识结构;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6 — 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表象上看是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就业困难,而这种表象却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大学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缺乏则是它的突出表现。〔1〕
  任何一项创新活动的开展都基于对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观点、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就决定了人们的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尤其是思维的规律,从发展心理学的资料来看,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莱曼(H.C.Lelunan)通过对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天文学家的年龄与创造性成就之间关系的考察,发现25-40岁是创造性发展的高峰期。〔2〕然而,目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的要求相差甚远。本文基于对本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来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新时期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为大学生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2.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色。阅读能力实际就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处在不断提高、完善过程中的理解思维能力。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能否获得足够量的信息已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怎样鉴别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性和真伪性。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多数大学生的阅读内容自然而然地向着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大学生具备了阅读能力多数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主动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择业过程中,能更加从容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被用人单位选中。
  3.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需求。广博的知识视野是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适应环境变化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结构合理,更是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升阅读能力,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新时期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专业阅读不够重视,教材利用度不高。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我们在本校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回收率为96.4%。关于花费在专业阅读上的时间,5%的学生表示从不阅读专业教材,21.9%的学生基本不阅读,有时看看的占54.7%,经常阅读的占12.7%,每天都看的占5.6%。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所学教材,对于“是否还阅读有关专业著作”,15%的学生表示极少阅读,26.2%的学生很少阅读,偶尔的占38.8%,选择经常的占14.2%,选择总是的占5.9%。从大学生对教材的利用程度看,对于“大多数必修课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从没读过的占2.6%,很少翻阅的占20.2%,读过一遍的占46.8%,读过两遍的占19.3%,读过三遍以上占11.2%。对于公共教材,学生的翻阅情况是:极少阅读的占22.6%,很少阅读的占29.6%,偶尔阅读的占40.6%,经常阅读的占7.6%。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阅读的阅读范围较狭窄,仅仅把所学教材作为阅读重点,对其他相关教材和相关著作缺乏了解。而对于公共教材,翻阅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为了考试,阅读的功利性较强。
  2.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深度,阅读方式网络化。在课外阅读的调查方面,很多学生进行非专业阅读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发展,更多的是为考试服务,或为满足自己的兴趣。49.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休闲消遣, 5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拓展知识面, 26.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深化专业学习, 68.8%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 48.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络阅读的读书方式。12%选择认真读,70.7%选择大体浏览,58.8%选择有选择地读,8.2%选择仅读标题。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中的众多信息不知道该如何取舍、难以判断正误。一些同学也表示因对信息缺乏筛选,已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课内、课外阅读能力的缺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的联系,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和直线式的,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多元化以及创新思维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文理课程渗透,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外在途径
  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须通过建构综合结构课程体系来实现,而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一般较少安排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而文科大学也较少安排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课程,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知识结构难免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科学地规划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淡化专业,鼓励文、理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结合,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如以跨学科选课为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就规定本科生必须修读不少于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每门课程一个学期至少有9个学分,合计72学分;而且在8门课程中,至少有3门课程必须从指定的文科课程目录表中选择,这些课程多达18类100多门,占 教学计划 总学时的20%。〔3〕这种做法不仅在拓宽了大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还在于为他们提供了其他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弥补了单一学科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具体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精选基础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增加与专业相关联的选修课。引导学生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广泛阅读,建立起纵横交错的知识联系,拓宽知识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