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基础》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许又新教授这本《心理治疗基础》是在去年群里学习时,李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买回来之后,自己囫囵吞枣的看了俩遍。对于书中的专业知识点,自己只是似懂非懂的读了个浅层次的理解。

这次看到群里老师们发起读这本书时,自己也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之所以报名有三点:

1.跟着大家学习,能在浅层次的理解下增加对此书的深度理解学习。

这次读书,阵容很强大,有新阳光几位优秀的老师提前录制每一章的专业内容与深层解读,而且,每晚群里都有一位优秀老师对当天读的内容和大家一起讨论。这让自己很窃喜,读书的目的很匹配哟!

在每晚的讨论当中,每一位同伴老师都非常认真,看出来都是有功底滴。

自己有时想参与,却是因为知识储备不足(为什么会担心知识储备不足?这种完美的心理会让自己去翻书学习。)和时间不足(这是否是一种合理化的防御?)而错过。而后只能爬楼梯,其实看高手聊天也是一种学习。

在培训群里,某一天李老师留的作业:就是第八章  起作用的共同因素  如何对病人或自己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这一条进行抽查, 对自知之明也就是所谓的“领悟”的七个问题提出来之时,大脑极速搜索这映入眼帘似曾相识的“问题”!

当翻到p167时,再翻看读书笔记,居然读书笔记只记录了5条,瞬间木棍敲击脑袋。自己这种读书囫囵吞枣的行为,也给这七个问题实实在在提供了理论加实践的答案!无知状态的门也终于开启了一条缝,照射进入了那一丝丝的光亮。。。。

2.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一生,这是为什么?认知心理学认为“知道”是逻辑思维完成的。而“做到”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起完成。所以“知道”并不一定能“做到”。学了对心理的四个层次,明白了最重要的“知道”就是对于自己知道。不管你知道多少道理,懂得多少知识,如果不能跟自己的需要,感受,动机和愿望产生链接,那些“知道”永远与你无关。

记得李老师说一个人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欲望,个性,毅力。

只有需要或者欲望强烈,就会产生动机,然后行动,最后达成目标!

比如我天天吆喝减肥,并且自己制订了计划,一天跑步30分钟,晚上不吃主食,吃饭七成饱等等。制定计划时,信心十足,行动时候,却只坚持了几天,就夭折了。再比如制定每天写100字,坚持几天也就夭折!也就所谓的欲望不强烈,内心允许自己胖就胖点的声音。意志力不足,所以动机也不足,行动力也就很差,目标能达成才怪那?

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就抓住这次读书机会,在内心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预设,一定坚持到底。

中间有那么几天,也出现摇摆的心思,不读不记录了。可是想到自己这个目标,就挺了过来。有时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话木有毛病!

3.找到一群爱学习的同伴,建立一个学习场

虽然自己人到中年,可好在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成长。就像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那句“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一样!自己也在努力的成长,一直不间断!

一个好的学习场,一群爱学习的良师益友是我所渴慕的!在那个充满能量的场地,和那群充满阳光学习的同伴,会弥补自己的不足,打开自己无知的视野,让自己快速提升!

就像今天收获到李老师在培训课程里分享的那句:好的老师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去提升对方的才华和能力!怎么能不狠狠滴撞撞自己的脑袋,让它动动思考那?

能遇到这样高境界老师和这么一群好学习不断提升的老师们,岂不是人生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