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笔记其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接下来的两个标题,分别是“婚礼”与“死去”。

讲述了三场闹剧,与满地狼藉。

第一场,是冯玉青用一根上吊绳,杀死了王家负心汉的婚礼。

第二场,是父亲孙广才为其丧子又受辱而性情反复,大闹他人家院。

第三场,是大哥孙光平不堪欺辱,当桥割断父亲耳朵。

这三场里,也只有第一场里,能感受到余华笔下的一点温柔。

那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大闹一场之后,与一位货郎飘然远去,也因为主人公对于冯玉青那种萌发的情感,在这个故事里多了一些浪漫的色彩。

婚礼接着死去,甚至在婚礼的回忆里,弟弟孙光明就已经宣告了死亡的结局。

很直接,很冰冷,就这么杀死了一名角色。即使上一句还弟弟还在婚礼上抢喜糖。

正是这种冷硬粗暴的方式,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冰冷的落差。

正如两个十分对立的标题,死去与婚礼。

余华对于死亡的态度一向是冷静且郑重的。

死与生,喜与悲。很难不将此与轮回调和一类的哲思相联系。

关于弟弟的死,余华花费了大量笔墨,有这么一段我很吸引我的话。

大致意思是,在回忆里时如灰色的河水流动,而弟弟坠河死后,他便脱离了时间的流动,再也不动了将看着时间带走他身边的人物与景色。

而弟弟溺死最后一眼,眼里是有太阳的。也许只有将死之人才能直视太阳。

死亡的庄重,与一种莫名意味的超脱,一起在这厚重的文字里透出来。

后两场闹剧的背后,将一个自私懦弱,而又好色野蛮的父亲孙广平这个形象刻画入骨。

他用自己儿子的死亡博名声与奖赏,无果后又去人家家里大闹,多次对自己儿媳下手,出轨寡妇还搬空家财讨好

但儿子死后,他带着他奔跑直到呕吐。

她能冷漠无视自己老婆被姘头欺负,却也会在妻子死后痛哭。

它是个烂人,不折不扣的烂人,有血有肉的烂人。

其实最让我感伤的,是那个温顺懦弱母亲的死。

她跪在门口求儿子不要杀父亲,“杀了他吃亏的是你。”

即使咳血不止,她仍坚持下床拿盆,不弄脏床铺。

奄奄一息时的话语,是想要回被父亲送给寡妇的便盆物事。

“不要拿走便盆我还要用……”

“脚盆还给我……”

最后一个标题,是出生,父亲的自私,母亲的软弱,我的诞生以及何以开始的悲剧。

这三场闹剧,或者说悲剧,依旧有些冷的笔调,剖开人物的皮囊与命运的脉络,刻画了那大时代下小悲剧,同样也是无数处于相同处境下人们的大悲剧。

在死去的最后父亲死了,死在粪坑,还被醉汉当成死猪捡到后又抛回。

“孙广才啊孙广才,你这条老狗,死了还装猪相骗我。”

悲剧以一种荒诞的方式结了尾,

只余一种莫名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