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常迟到,教师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8
学生经常迟到是令教师很恼火的一件事情。在学校的纪律评比中,这常常是最刺眼的一个项目,每天都立竿见影。有学生经常迟到,班主任压力很大,处理起来,也就很难保持冷静的头脑:容易发脾气,容易搞体罚,容易请家长,容易激化矛盾。按说迟到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可是由于上述原因,它可能在教师的心目中成为很大的问题。教师对经常性迟到的认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看迟到现象。他们往往不善于把迟到放到学生整体精神状态的大背景中来观察,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又急于求成,这就容易失败。
1.恐惧教师,恐惧学校
这种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迟到,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到学校来,又不能不来,家长催逼,老大不情愿,能晚点就晚点。少在学校呆一会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有些学生虽然迟到,但是一旦来到学校,还是能高高兴兴学习,起码也能在下课的时候高高兴兴游戏。这种学生不同,他们整天没精打采,只是偶尔能高兴起来,而他们精神最好的时候是快放学的时候。
有的可能是教师恐惧症。这种学生见老师就躲,见老师就害怕,他们可能是受过老师无数的批评,很少或从来没有被老师表扬过,也许有某个老师严重地伤害过他,使他从此望老师而生畏。如果我们发现某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看见老师就蔫,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要相对好一点,那可能就是这种学生。解决这种孩子迟到问题的方法是,老师和他搞好关系。如果他发现有一个老师真正关心他、喜欢他,能看到他的优点,他就可能高高兴兴来上学,而很少迟到了。
有的可能是学校恐惧症。就是说,学校里有他特别害怕的人或事情。可能是因为在学校受欺负,可能是因为生理或性格原因被同学起外号、嘲笑,被孤立等,还可能是早晨来校时有大个学生劫他的钱,他不敢告诉家长、老师,只好晚到一点,以避开麻烦。这种孩子,当你批评他迟到的时候,他很可能不加申辩,只是一声不响,因为他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不要轻易批评他,而要尽可能和蔼地向他询问情况。对他说: “我相信你不愿意迟到,你迟到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告诉我,我会帮助你。你要是不说,老迟到,学校会给你处分的,那不是很冤吗?”
有些学生已经到了辍学的边缘(中学生为多),我们把这种学生叫作“边缘学生”。他们根本连学都不想上了,老师若还在那里为迟到和他没完没了,那实在是放开大题做小题,浪费感情了。关于这类学生的问题,本书后面将有专门的论述。
2.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有些学生是迟到的老手了。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常常不能按时到校。稍微有点不舒服,家长就说: “得了,今天不去了,反正家里有姥姥看着。”旷课尚且不在乎,迟到更不当回事了。家长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每天按时上幼儿园看成是一种早期的纪律训练和规则意识训练,看作是未来孩子上学的重要准备。他们只有疼孩子的本能,没有教育观念,只图眼前讨好孩子,不为孩子计长远。幼儿园再好,也不如在家舒服自由,家长一放松,孩子自然顺坡下驴,能赖在家里就赖在家里,久而久之,就拿迟到不当回事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小学生甚至中学生,迟到、旷课满不在乎,老师批评他他还挺委屈,可能就是这种孩子。在他们的习惯中,迟到是正常的,因迟到而挨批倒是很奇怪的,因为他们的家长从来都没有因为他们迟到而着急、生气过,只有纵容。这种家长后来当然会变脸。上了小学,纪律严格了,迟到几次教师要打电话给家长,再迟到学校要给纪律处分。这下家长着急。
了,子是开始每天催逼、唠叨,甚至打骂孩子,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要知道家长是成年人,你转弯容易,孩子跟得上吗?他已经习惯了懒散呀!于是孩子就要对家长不满、反抗。这就是亲子战争的萌芽。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要是始终让孩子按部就班上幼儿园,如今上学就不会有迟到现象。可见,有些中小学生因迟到弄得老师天天打电话给家长,正是家长自己种下的恶果。
也有的孩子开始还算比较规矩,按时上幼儿园,按时到校。忽然得了一场病,在家休息,家长百般照顾,孩子尝到了不上学的甜头。病好之后,家长老觉得孩子可怜,于是在上学问题上就难免放宽了要求,今天不去就不去了,迟到就迟到了,孩子也不容易嘛。这样,孩子也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装病不上学。这叫作倚病卖病,也是家长“心软”造成的恶果。
所以,如果教师遇到有学生连续迟到,我主张先不要着急批评,而要了解一下他的“迟到史”,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迟到的,家长那时的态度是什么。如果确属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那就一定要把家长请来,给他讲清前因后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以后再也不要袒护孩子的迟到现象了。注意,如果家里有隔辈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光做父母的工作还不行,要争取所有家长统一认识。但在行动上,要告诉家长,需要坚定,不能急躁。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不要大惊小怪,凡是能坚持上学的,家长们要一致主张孩子上学。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可以暂时请一位家长陪送孩子上学,但是,要准备逐渐撤出来。孩子因为迟到而受罚,只要教师的做法不过分,家长就不要替孩子说话。教师也不要急躁,因为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至少需要一百天,而克服一种旧习惯,则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教师如果因为学校评比造成焦虑而对家长、学生过分施压,恨不得立竿见影扭转学生的迟到现象,可能会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酿成事端。
3.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也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既不是因为学校恐惧症、教师恐惧症,也不属于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家长不但不纵容,反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因为上幼儿园、上小学的迟到、旷课问题与孩子进行过“持久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赏也赏了,罚也罚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道理讲了无数,家长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最终孩子还是常迟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要考虑是否有人掣肘。父亲要求严格,母亲却给孩子说好话;父母要求严格,隔辈人却护着孩子,不能形成合力,如此,严格是没有效果的。孩子有保护伞,就会磨蹭。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协调一致,再说其他。
其次可能是家长包办太多。有很多家长从叫孩子起床开始,什么都替孩子做。催逼孩子起床,一件一件给孩子穿衣服(孩子此时半睁着眼睛),拉孩子进卫生间,甚至帮孩子洗脸刷牙。如果家长这样伺候,则无论你嘴里说的话多么严厉,他都不会着急,因为他心里有底——反正你比我还着急,反正这都是你的事情,反正你得替我把一切做好。皇帝不急大臣急,急死你也没用。有的孩子甚至经验丰富到了这种程度,他能从母亲喊他起床的声调中准确判断出,什么时候我可以不理不睬,到了什么火候我可就必须起床了,我妈真急了。起床上学本来是孩子分内的事情,竟然变成了“给妈妈起床,给妈妈上学”,主动完全变成了被动。人之常情是,只有自己的事情才会抓紧,别人的事情总不那么急迫,如此,孩子迟到也就是很自然的了。这种孩子真的迟到了也狼狈,也害怕,也后悔,但是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如何磨蹭,而会埋怨家长:“就赖您!干吗不早点叫我?”而这种家长挨了孩子的数落,居然好像自己理亏了一样。孩子迟到,家长负责,迟到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这种家长需要教师指导。教师要告诉他们,迟到不迟到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替他承担责任,家长顶多做一些帮忙的工作,而且尽可能减少。比如早晨叫孩子起床,就不应该是家长的事情,闹钟可以叫,手机可以叫,凭什么还要劳动家长?等到孩子将来上了大学,家长难道也每天叫孩子起床吗?等到孩子就业了,到公司上班了,家长也要叫孩子起床吗?如果将来不能这样做,那现在就不要惯孩子的毛病,以免将来不习惯,带来更大的痛苦。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现在每天叫他他还迟到呢,要是不叫,不是更要迟到吗?”不一定。家长要是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很可能他反而会有进步。还有一个办法是家长故作懒惰或者疲倦状,和孩子“交换位置”,也就是说,我早晨起不来,我是弱者,我需要照顾,请你早晨叫我起床,好吗?对有的孩子,这招比较灵。注意,如果孩子不起床,家长千万不要唠叨,提醒不要超过三次,然后就径自洗漱上班,不要管他,你越管他毛病越多。另外,也不要总是说孩子“爱迟到”。这样说多了,孩子就可能认定自己是一个爱迟到的人,这种角色认定会更加强化孩子的迟到现象。
总的说来,学生经常迟到的问题,还要靠家长帮助解决,而要想借得家长的“东风”,教师就必须学会指导家长,给他出具体的主意。单纯责怪家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家长很少有愿意孩子迟到的,他只是教育观念有些毛病,又缺乏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