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华的名家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浑 厚 俊 逸
——读谢锦华的山水画创作
在当代山水画领域,纯粹入象牙之塔,钻研传统者不乏其人;追逐个性,张扬自我,求新求变者亦不在少数。然在我的视野之中,二者皆得者却凤毛麟角,谢锦华可算一个。在我个人看来,这不仅与其对艺术的执着之心相关,更与其学术、市井之双重背景以及“南来北往”之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在我所认识的艺术家之中,像谢锦华这样对艺术充满如此执着的人并不多见。十多年前,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决然放弃在广州的事业,北上进京入中央美术学院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之后谢锦华并没有直接进入中国画系学习,而是转入美术史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美术理论课程。这是因为,他深知学问不可一蹴而就,而对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没有良好的学识修养是不行的,成为一名学者型艺术家更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仅此事便足可窥见锦华对艺术的虔诚与严谨。也正是在此阶段,我与锦华开始了同学之谊。随后锦华考入中国画系贾又福山水工作室,师从贾又福、李铁生等名家学习,在从理论到实践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谢锦华以突出的成绩考上崔晓东教授山水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并于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谢锦华接受了中央美院国画系临摹、写生、创作的系统训练。他的临摹从五代北宋诸大家入手,但在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及四王处亦不少下功夫,他的临摹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互证以培养敏锐的感受与精微的表现能力;写生与临摹互证,使师造化与师古人互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他参证古人的创作理念和观察方法,经营造境、提炼笔墨,对总体布局轻熟驾驭,对细部关系悟入微际。在他的临摹中有两张作品给我印象最深,其一是《溪山行旅图》,其二是《富春山居图》,前者足见其对北派山水的深刻透悟,后者则体现其对南派山水的清幽的追寻。导师崔晓东亲自为画题字,足见他对谢锦华临摹的认可。除此之外他不忘对古代画史画论的刻苦钻研,使其对绘画的体悟由实践上升至理论的高度。谢锦华的创作得益于北派山水,因而在造境上形成浑厚博大、气势恢宏之感,然而在细节处又取法南派之灵动、俊秀,因之其作品不但浑厚且具俊逸之美,自成体貌。其毕业创作《雁荡游》、《渔》、《天山之韵》便是最好的展示,并且获得田黎明、邓惠伯等先生的褒奖。
研究生学习可以说完成了谢锦华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他并未选择留京或者进入大学任教等稳定的生活环境,而是南下广州,开始了他作为职业画家的写生之旅。这是因为,在谢锦华看来,美院的学习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启,在完成象牙塔中求读万卷书的历练之后,他要走出去,走入市井,走向深山,去实现其“行万里路”的生命体验。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些年中,谢锦华以广州为根据地,先后进行了多次写生之旅,其中不仅有从广州—桂林—阳朔—黔东南—云南的珠江流域之旅;还有湖南舜皇区域、东江流域即客家流域、四川重庆、太行山等等多次历时近五年的写生之行,留下了几百幅记载着他思绪历程的写生稿,完成了他对艺术追求的另外重要一课。我们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山水画不外乎两种,其一写生山水,侧重于感悟自然之美;其二是诗意山水,注重于表达理想之心。谢锦华则在其写生过程中谨记二者之关联,力求重意象、尚境界,不仅摆脱了写生过程中写实观念的局限,更在写景间若即若离,由景变境,不求景观之真实,乃求整体氛围之独显。在笔墨中构造境象,在胸廓中运营丘壑,删拨大要,笔笔生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谢锦华在其作品中更是吸取市井生活、民间艺术等资源,这里所说的市井并非言其品位之格,而是说环境氛围然,恰如“扬州八怪”之于扬州,扬州诸家也尊重传统,继承了石涛、徐渭等人的创作方法,“师其意不在迹象间”,更具开拓精神,从大自然中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使人耳目一新。这样的人文环境也逐步使谢锦华养成了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尝试打破僵局,给其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山水与花鸟不同,在目 前的创作之中,很多人认为笔墨是山水画的唯一内容,从而忽略了山水画“以境胜”的造境的重要性。其实追求在笔墨上的精妙,与对画面“意境”的构造并不矛盾。谢锦华深知此理,多年来,他努力践行并享受着理论与实践、物象与自我、写生与诗意、学界与民间相互融合的精神体悟,不断用生命体验去实验着他的艺术理想。画如其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浑厚俊逸”的他将越画越好!
葛玉君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博士
2012年6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