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于永正老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早早地就知道: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听过他的课,他的课灵动、精彩,于老师戏唱得特别好,于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读过于老师的书,也仅是关于教学的书籍。这个学期,读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后,我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的解读深深折服。

于老师是一棵“甘草”。

于老师的学弟把他比作甘草。因为于老师对待学生像甘草般温和宽厚、善解人意,他善待学生。面对犯了错的学生,他通过巧妙、幽默的语言,点到为止,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纠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因此,他被学生喜欢。他胸怀宽广,他包容同事,理解学生。面对同事的奚落,能够坦然面对,正确认识自己;对待有缺点的学生,他能够找到学生的闪光之处,加以放大,加以引导。他有教育大智慧,他践行伟大的中庸之道,中庸却不含糊。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思而后行,做到“不过”,也“无不及”。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他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长板,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短板,让学生健康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在中医里,甘草性温、味甘,不仅能解百药毒,还能提高其他药物的疗效,把于老师比作甘草,不正是对他优秀品格的写照吗?

于老师童心未泯。

在这本书中,于老师说:“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的确如此,仔细翻阅这本书,你会发现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讲的都是于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仿佛身临其境,仿佛在看身边的人和事,只是我们没有于老师那种情怀,去发现美,去捕捉美。他像一个孩子一样有好奇心,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从而带领孩子们去尝试,去追寻。他和孩子们在大山里野炊,津津有味地饱餐一顿之后,捉起了蚂蚱,成为真正的“孩子王”。他像孩子一样和学生逗趣;殊不知,亲近随和也是一种”智慧”。他放下姿态,蹲下来看学生,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和体谅学生,并称之为“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他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因为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所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少之又少。反而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钓鱼钓虾、认识苹果、峄山探幽,带领学生在玩中成长。当然为了把“玩”的文章做足,让“玩”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他不惜耗费体力和脑力,让活动“增值”——学生在“玩”的同时有所学,有所获。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喜欢呢?我们阅读无数的教育理论,都告诉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今天于老师通过他与学生的故事,为这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解。

于老师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

平时,我们在于老师的的课中、文章中能深深感受到感受到他的教育智慧,那么在这本书中,于老师对教学独到的见解更能让我们深受启发。于老师的课上的有意思。阅读一个个精彩的教学案例,你会觉得,时至今日,渗透在这些案例中的教学思想仍然是那么地值得我们学习。他告诉我们:好的课,老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教出”恍然大悟“来,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扎实、优秀的基本功更能为我们的课堂添彩;教师备课如果能够在”深入浅出”上下够功夫,我们就能在课堂上做到“举重若轻”;做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应该在课上到一半儿的时候停下来,让学生活动一下;精明的老师绝不应该在学生注意力已经不集中了,还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但可以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读读书,或做点别的事情;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不只用一种语调、一种语气说话,而会不断变化着自己的音调语速,而且表情、眼神也会随之变化……于老师的课是真的“寓教于乐”,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生僻的词语,在游戏中造句,在游戏中获得,这才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啊!

于老师的教学智慧更深刻地体现在作文教学上。他善于为学生选择、提供他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在认识苹果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引导学生学会了写保证书、转述通知,参观果园后,让学生为苹果写“说明”,练习讲解,写“海报”。试想:有了活动的亲身经历,加上老师“无痕”的指导,孩子们怎会惧怕作文呢?此外他还和孩子们共写,写“下水文”,当好“对话教学”的“首席”。以自己的“善读善写”引导学生“善读善写”。

走近于老师,我们获得的不仅于此。你会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怎样对待他的日常。你会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普通的教育情怀,练习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备好每一课,喜欢每一个学生,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激励去唤醒灵魂,用智慧去点燃激情。你会看到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在专业上他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坚持阅读,博学多才!在一个个如数家珍般生动的事例面前,我们获得是感动、崇敬!

也许我们不能企及像于老师这样的“大家”的高度,学不来“大家”的教育智慧,但他们身上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我们却可以领悟、运用。

走近于老师,他让我懂得: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方法。教育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思考。教育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一个“情”字!这种“情”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去行动,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它都是不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