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明作为中国古代最强的三个王朝,它们的藩王制度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9

中国古代最强的三个王朝无非是强汉、盛唐和刚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让诸多朝代头疼的宗亲藩王问题这三个朝代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何为藩王?藩王是介于天子和地方官吏之间的统治者,有属于自己的藩国。这些藩王可能是宗室成员,如明朝的那些王爷;可能是军功功臣,如汉初分封的那八位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还可能是已经实际上成为割据势力但没有公开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如清朝康熙帝宣布撤藩前的三藩,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但是历史上藩王作乱的例子比比皆是,前有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后有明朝靖难之役、清朝三藩之乱,可见藩王势力坐大会严重威胁皇权,所以在隋唐和宋元时期,封的王爷都没有多大的权力,可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大肆分封藩王,让这一制度死灰复燃。那么明朝的藩王与汉唐时期的藩王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来说说西汉的藩王。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先后置立了楚、荆、吴、燕、齐、赵、济北、胶西、胶东等数十个藩国。在汉初八位异姓王中只有长沙王吴芮得以善终,其余都被刘邦解决了,并将他们的藩国封给刘氏宗亲。吴式长沙国到了文帝时期也被废除了,景帝时期重置刘氏长沙国,至此西汉再无异姓诸侯王。

那么西汉的藩王都有什么权力呢?其一,西汉的各诸侯王拥有与中央朝廷相对应的名分,诸侯王是国王,正妻是王后,下设百官;其二各诸侯王需要定期到朝廷述职和进贡;其三各诸侯王可以自己选拔任命御史大夫以下的各层阶级官吏,朝廷一般不过问;其四诸侯王拥有在辖地征税权和铸币权,并且可以征调百姓服劳役以从事各种工程建设。可见诸侯王除了不能称“皇帝”以外,其余权力与皇帝差别不大。 

其次来说说唐朝的王爷。唐朝没有藩王,只有王爷。唐朝的“王”是一种爵位,而王爵又分亲王、嗣王、郡王三种。凡是皇帝的兄弟、儿子,都封为亲王;皇太子的儿子封为郡王;亲王儿子中承嫡者为嗣亲王,也就是嗣王,其余诸子为郡公。

《旧唐书》中记载“亲王国”有国令、国尉、国丞等,可见亲王有自己的一套官属和机构,可以称“国”。不过唐朝的这些王爷并没有封土。在唐初各位亲王还能到各州任刺史,拥有刺史之权,但是慢慢的亲王都是遥领刺史了,并不真的去地方,而是居住在京城的王宅。所以在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时,这些没有封土只有空名号的王爷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明朝藩王制度有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汉晋,也不同于唐宋。汉晋宗藩裂土临民,权力过大;唐宋宗室不胙茅土,权力又过小。明朝就以前史为鉴,采取折中的方式,对历代政策取长补短。具体表现就是明朝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士农工商四业。就是说明朝的藩王只有封号,没有封土;只有爵位,没有治理百姓的权力;只有俸禄没有治理所在地的权力,还不能与百姓一样参与士农工商之事。唯一的好处就是明朝的藩王爵位能够世袭罔替。

有的边疆藩王为了戍边皇帝还会给他们一些军权,不过藩王本身没有募兵权,只有一定数量的护卫。没有皇帝同意藩王也不能出藩地。简单的说就是明朝的藩王在自己的藩地没有治理权,只有钱,可以保证你衣食无忧。实际上就是皇帝给藩王画了个圈,如养猪般圈养藩王,只要不造反就好吃好喝的养着你。 

这么比较下来,明朝藩王不像汉朝藩王那样拥有治权,也不像唐朝王爷那样能够留京,这三朝的宗亲制度可以说各有利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