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有哪些表现?

脑瘫 王常在

第1个回答  2020-05-14
脑瘫目前重在预防,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及抄早地进行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有助于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对于痉挛型、运动过度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障碍型及共济失调型等,应采取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与药物相结合,袭必要时手术治疗。 在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方面包括长期科学的语言、智能和技能训练,理疗和体疗结合按摩等促使肌肉松弛的训练,支具和矫正器改善姿势和防止畸形的训练,手指职业训练等。 药物治疗方面,对于痉挛型可百试用巴氯芬(氯苯氨丁酸)、苯海索(安坦)和氯硝西泮(氯硝安定)等;对于震颤型可试用苯海度拉明;对于多动型可试用氟哌啶醇、地西泮(安定)及丙戊酸钠,伴发癫痫者应给予抗痫药。 手术治疗方面,常用术式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矫形外科手术等。
第2个回答  2020-04-24
脑外伤后遗症较多,可分为轻度和重度。颅脑外伤后,轻度后遗症在影像学检查中,包括CT检查及核磁检查,可能无阳性病变,不一定造成颅内出血及脑卒内伤,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于性格改变等,持续三个月以上时,称为脑外伤后综合征。重度的脑外伤后遗症包括植物人、偏瘫、言语障碍等,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因此,脑外伤后需积极救治,尽量减少严重的后遗症。
第3个回答  2019-12-15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