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瘟神纪念馆的回顾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余江虽小,但很有名。这里有48年前在全国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夺得的“血防红旗”,这里有著名的“血防样板渠”白塔渠。
余江送瘟神纪念馆,因为和毛泽东一首诗词连在一起,以毛泽东诗词题目命名的纪念馆,在全国只有这一座;因为记载着血吸虫肆虐、消灭和巩固血防成果历史的建筑,除上海青浦血防陈列馆外,也只有这一座;因为在鹰潭,凝聚着一种精神和力量,承载着一种历史厚重感的建筑,也非它莫属。
从1978年为纪念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20周年而兴建纪念馆至今,送瘟神纪念馆已经28岁了。
28年历经3次改造
又是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好时节,送瘟神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馆外环境优美,馆内布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经过28年的呵护和建设,纪念馆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正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纪念馆,而且,它已成为余江最具纪念意义和体现血防精神的历史性建筑。
不过在众多参观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纪念馆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和余江人的“血防”情节连在一起。
20年后的1978年10月3日,余江县送瘟神纪念馆建成开馆。
2006年4月4日,记者走进了原余江县委书记桂长贵的家。这位75岁的老人谈起当年开馆的情景时,仍然激动万分:“这个馆是1977年开建的,很多省听说我们要建送瘟神纪念馆,有石头的送石头,有水泥的装水泥。10月3日建成开馆那天,还开了个万人大会庆祝!”他告诉记者,纪念馆前的八根十几米高的方柱子,全是石头柱子,都是外省支持的。当年建馆的35万元和建馆前广场、纪念碑的15万元,基本由国家和省里投资。
余江县血防办主任宁静远告诉记者,纪念馆的整体设计起点非常高,外形端庄,气势宏伟,前厅和左右展厅墙高地广,宽敞明亮。这样的起点为后面的修缮和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8年后几年,是纪念馆名气最大、人气最旺的时期。全国各地都派人到余江送瘟神纪念馆来参观学习,美国、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的代表团也慕名而来。
但再而后几年,纪念馆沉寂了。1987年,进入“休养期”的纪念馆进行开馆以来的第一次改造,改造重点是馆内布局和展出内容。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掀起“万众齐动员,再次送瘟神”高潮,“血防红旗不倒”的余江血防经验和精神再次受到关注,纪念馆参观人员日渐增多。1993年,纪念馆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对展出内容再次进行充实、调整和完善。
但从此以后到2003年第3次“大修”的10年间,纪念馆几乎处于“休眠期”。
10年中,不少人看中了纪念馆这块宝地的商业价值,有的想买下做房地产,有的钻空子在馆内开起了歌舞厅,有的开起了录像厅,有的开起了家具店。
2002年,当余江县委书记林军走进蛛网架梁、尘垢满地的纪念馆时,他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
这就有了2003年的纪念馆第3次“大修”。
50万元撬动新馆
20年前,余江人用50万元建成了纪念馆。20年后,余江人用50万元撬动了一座新馆。
余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蔡江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50多万元,就没有后来的300多万元的改造,就没有纪念馆的新貌。
这50多万元,是余江干部群众自愿捐赠的。
当2002年启动第三次大修时,县里只筹集了十几万元。当时首先考虑的是为纪念馆“穿衣戴帽”,即在基本不改变纪念馆外形的基础上,给纪念馆增加时代气息。县委主要领导请来了省内一流的设计师,将纪念馆外观改造一新。就是这次小小的“手术”,也花去了37万元。工程结账,还欠工程队10多万工程款。
外表好看了,“现代”了,但走进馆内还很陈旧,给人阴森的感觉。为做到“表里如一”,余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纪念馆的内装修和内容布局进行一次彻底改造。简单说,就是除框架不动以外,一切都要动:墙体楼顶渗漏要补,墙面地面要装潢,展出内容要进一步丰富。
县里请来设计人员估算,整个投资需要300多万元。对一个财力只有几千万元的余江县来说,财政无力承担这项工程。这边欠工程队的钱,那边需要改造,工程队纷纷退避三舍,不敢签这份纪念馆改造合同。怎么办?县委、县政府想到了扎根在余江群众中的“血防精神”——依靠群众,众志成城。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人带头捐款1000元,机关干部纷纷倾囊相助。学生有的捐几角,有的捐1元。余江县企业家也不甘落后,尽其所能。县委、县政府在未修缮的纪念馆前举行了一次捐赠仪式,许多市民和务工回乡农民也加入到捐赠行列。半个月时间,捐款就达到了50多万元!
余江县领导说,这次捐款之快之多,在余江是第一次,在捐款活动中,体现了余江人的“血防精神”。
此后,纪念馆的修缮又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修缮纪念馆资金的缺口部分很快也落实了。
原余江县委书记桂长贵对记者说:“余江历任县委书记比其他县的书记多交一本账,就是巩固血防成果这本政治账。”而让送瘟神纪念馆重放异彩,是这本账里重要的一笔。
深情满怀“诗”与“三”
这是纪念馆第三次大修以后的几件小事。
2003年9月27日晚,第三次大修完工,余江举办纪念毛泽东七律诗发表45周年活动的前夕,当工作人员把一块南昌某广告公司制作的大型横幅竖立在纪念馆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时,几位市民几乎不约而同地走上前来,指着横幅上的“词二首”说:“毛主席的送瘟神二首是诗,不是词。”
这下可急坏了工作人员,他们马上跟有关领导汇报。县领导认为,群众这种热情是热爱血防事业、塑造余江形象的一种体现,必须认真对待。经过查询,证实市民的意见是对的。工作人员连夜和广告公司联系,并派人到南昌将修改后的横幅取回。为了改这一个字,忙到凌晨3点钟,多花了2000元。修缮一新的纪念馆开馆后,对群众免费开放3天。在这期间,馆里收集了许多老同志对新馆的意见。有一名群众指着《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地动三河铁臂摇”中的“三”字说:“应该是‘山’字。”对这两首诗烂熟于胸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马虎,更没露出不屑的神情,而是找来有关资料,向提意见者解释“三河”的词义。
小事足见余江人对纪念馆的感情。许多余江人虽然多次参观纪念馆,但只要走进纪念馆,都会认真观看每幅图片、每段文字或者每件实物。在众多新展出的图片中,有一幅原中央血防办主任鲁光坐在书房里的照片。蔡江告诉记者,鲁光曾7次到余江检查和指导血防工作。2003年,县里派人到鲁光老人家中拜访时,拍了这张照片。当时老人已近90岁高龄。他把第8次来余江参加纪念毛泽东七律诗发表45周年活动当作“圆梦”。纪念馆工作人员把这张图片放大后挂在了馆内。有一天,一位参观者指着照片左上方说:“你们看,鲁光先生书架上挂着一幅字,是他自己作的诗。”只见那首诗描写的正是余江的新貌!工作人员大喜过望,说:“照片挂了这么久,连我们都没发现,真是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