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后的文化记忆:少年卷——生炉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7
作为一位70后的回忆见证者,我与生炉子的温暖岁月紧密相连。从孩童的旁观到少年的参与,再到独立取暖,每一个阶段都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冬日来临前,家庭的仪式感便在"生炉子"的筹备中悄然展开。首要任务是订购蜂窝煤,记忆中,那是个充满期待的时刻,看着平板三轮车上的煤块,虽然价格模糊,但装载的不仅仅是取暖的物资,更是温暖的预兆。搬运蜂窝煤的艰辛,敲打旧烟筒的专注,这些琐碎的准备工作,却成为童年乐趣的一部分。

点燃炉火,我热衷于那个"引火"的瞬间。废纸、碎木头、木块和碎煤有序排列,火柴划过,点燃的不仅是炉膛,更是心中的期待。而那个"封火"的技巧,如同一项小小的挑战,恰到好处的空气流通,既保住了温暖,又避免了频繁的生火,如今想来,每一刻都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炉火生起,温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炉台上,烤馒头片的香气,烤红薯的甜蜜,炉膛内快速烤熟的核桃,每一口都是童年的滋味。我更喜欢的,是夹起一块燃烧的煤,像玩一场小小的战略游戏,用水枪浇灭它,那种成就感,至今仍历历在目。

随着岁月流转,我住处的改变,生炉子不再是为了基本的取暖,更多是对那个年代生活的怀念。当老房子被拆除,蜂窝煤炉子被当作废铁出售,心中竟有些许不舍。那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如同一部温暖的电影,随时能在脑海中放映。

如今,暖气成为生活的常态,但那份亲手生炉子的乐趣,却像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深深镌刻在心底。每当回想起在车公庄的日子,那份熟悉的暖意,如同穿越时空的热源,依然照亮我心中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