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弱点,彭德怀建议后撤,毛主席不同意并要求进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突破三八线并持续南进,将战线从三八线推至三七线,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由李奇微指挥的“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全线撤至三七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当时,彭德怀对战场局势进行了认真分析,一是考虑到敌人的主力尚存,似有“诱我深入”之图谋,二是考虑到志愿军连续作战,已十分疲劳,且后勤供应存在很大困难,于是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并适时结束了第三次战役。

彭德怀下令停止追击,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甚至不满意,其中就包括朝鲜人民军统帅金日成,以及苏联驻朝鲜大使兼朝鲜人民军总顾问拉佐瓦耶夫。在他们看来,敌人已经全线溃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已持续深入至三七线附近,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将敌人赶出朝鲜,取得最终的胜利。然而,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彭德怀下令停止追击,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第三次战役结束刚刚一个礼拜,李奇微就利用水原和利川之间的宽大正面,命令部队向北开始了侦察和搜索,为全线反攻做准备。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李奇微敢于这么做,急于这么做,这不仅说明当初敌人并没有全线溃败,而且还更加验证了彭德怀的分析——敌人是有预谋地“诱我深入”。可以说,彭德怀凭借着敏锐的战场洞察力,成功避免了一次危机,没有落入李奇微“诱我深入”的圈套之中。不过,李奇微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命令部队向北开始侦察和搜索,目的是发现志愿军真正的防御线,保持与志愿军的接触,为发起全线反攻做好准备。

李奇微将自己制定的这次军事行动,命名为“猎犬行动”,意思是让部队像猎狗一样,向北搜寻志愿军,并大胆进行接触,把因连续作战而十分疲劳,且后勤供应困难重重的志愿军死死地缠住,然后发起致命一击。为了便于手下官兵们理解,李奇微将这种战术定义为“磁性战术”,并将“磁性战术”作为“联合国军”今后在朝鲜战场作战的总战术原则。

可以说,李奇微制定“磁性战术”,是基于其对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的细致分析而形成的,是针对志愿军“两个弱点”而形成的。李奇微认为:

志愿军第一个弱点,是武器装备的落后,这种落后是全方面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不仅拥有机械化的坦克、大炮,而且还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特别是“联合国军”强大的空军,完全限制了志愿军在白天的一切军事行动。因此,志愿军为了避开空军的攻击,只能选择在夜晚作战,充分发挥夜战的优势。而夜战,则是“联合国军”最不擅长的。这正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此外,李奇微分析了志愿军发起进攻的时间,他想起了在视察部队之时,一位美军士兵曾经指着圆圆的月亮说道:“那是中国人的月亮!”李奇微明白了,志愿军发起大规模夜战,必须依靠月亮的照明。而且志愿军总是集中在月尾月初那几天发起进攻,在战斗进行之时,月亮会越来越亮。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往往是志愿军进攻最猛烈的时候。李奇微将此称之为“月夜攻势”!

志愿军第二个弱点,是后勤供应的落后,特别是随着战线的南推,战场空间的拉大,志愿军后勤供应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大。李奇微翻阅了西线战场战斗记录,发现: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的攻势,从10月26日晚上开始,至11月2日结束,“联合国军”撤退至清川江以南,志愿军停止追击;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攻势,从11月25日晚上开始,到12月2日结束,“联合国军”溃退至平壤一线,志愿军停止追击;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的攻势,从12月31日晚上开始,至(次年)1月8日结束,“联合国军”撤退至三七线,志愿军停止追击。

志愿军的三次攻势,持续时间均为八天,而且在八天之后都停止追击。李奇微认为,志愿军的攻势持续八天,是由后勤供应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志愿军一线部队的粮食弹药,由于后勤补给无法到位,所以只能维持八天的战斗。八天之后,志愿军就必须停止攻势,也只能停止攻势。李奇微将此称之为“礼拜攻势”!

李奇微根据分析得来的“月夜攻势”和“礼拜攻势”,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对付志愿军的有效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当志愿军开始发起攻势的时候,“联合国军”就应当避其锋芒,有步骤地后撤,在始终保持与志愿军接触的同时,不断消耗志愿军的粮食弹药;当志愿军的攻势进入尾声的时候(也就是差不多八天前后),“联合国军”立即发起猛烈反击,向疲劳且物资匮乏的志愿军,打出致命的一击。

李奇微的这个办法,即被其称为“磁性战术”的总战术原则。实事求是地说,李奇微发明的新战术,完全针对了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供应困难”这两个弱点。相比于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来说,李奇微此时显露出了过人的一面,成为了志愿军最为强劲的对手。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开始实施“磁性战术”:利用水原和利川之间的宽大正面,以 汽车 搭载步兵,配以少量坦克,采取多路小股的方式,向北对志愿军进行火力侦察、搜索。

李奇微带有试探性的军事行动,整整持续了八天,除了与志愿军小股侦察部队发生过一些短暂而迅速的交火之外,“联合国军”并没有找到志愿军主力部队的影子。根据战场侦察和搜寻的情报,李奇微分析认为,虽然目前没有摸清志愿军的实际防御线,没有与志愿军主力部队保持接触,但是至少可以证明,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志愿军,暂时还没有发动新一次战役的能力和意图。

李奇微判断,相比于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示弱诱敌”,志愿军这次肯定是饥疲之师,被迫进入休整状态,已经没有力量再次发起攻势。因此,李奇微决定趁虚而入,于1月25日指挥美军第1军、第9军、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军团、第3军团,共十六个师外加三个旅和一个空降团,总兵力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事实正如李奇微所料,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志愿军很快转入了休整。当时,彭德怀和金日成等人,虽然在己方是否乘胜追击的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但是在敌人是否有能力于短期内发动进攻的看法上却是一致的,即敌人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让彭德怀和金日成等人没有想到的是,敌人真的就在短期内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就在李奇微发起进攻的时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正在举行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一方面讨论战场局势的发展和走向,另一方面相互交流作战经验。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一位情报参谋匆匆走到了彭德怀的身边,并递上了几份电报。彭德怀在看过电报之后,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了,神色变得异常严肃起来。

坐在彭德怀身边的陈赓,急忙转身询问:“老总,什么事情?”

彭德怀低声告诉陈赓:“怕什么来什么,前线发来电报,说李奇微已经开始进攻了!”

李奇微发动进攻,彭德怀为什么感到担忧呢?原因有两点:第一,志愿军经过三次战役连续作战,已经十分疲惫。彭德怀原本计划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让部队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不过为了粉碎敌人“假和平、实备战”的阴谋,志愿军没有休整就快速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志愿军计划休整两个月,然后发动春季攻势。可是,志愿军刚刚进入休整期没多久,李奇微就发动大规模攻势。

第二,按照志愿军的整体部署,国内的第三兵团、第十九兵团正在调动,准备入朝作战。可是,在李奇微发动进攻的时间点上,这两个生力军还没有赶到战场。再加上第九兵团因严重减员,正在咸兴、元山一带休整,一时间很难立即投入作战。所以,能马上投入作战的部队,只有刚刚连续进行了三次进攻战役的志愿军前线六个军。也就是说,从兵力数量对比来看,志愿军此时并不占据完全的优势了。

总而言之,李奇微发动进攻的时间,正是彭德怀和志愿军不愿意进行战斗的时间。1月27日,彭德怀在判明了李奇微的意图之后,立即向全军发出了“停止休整,准备作战”的命令。彭德怀知道,凭借志愿军将领们优秀的指挥能力,以及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气势和高超的战斗技能,敌人休想将志愿军击败。不过,彭德怀也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在这场不得不打的战役中,在敌人先进武器装备面前,粮弹紧缺、精疲力乏、装备落后的志愿军,肯定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1月27日深夜,彭德怀在与金日成、朴宪永、邓华等人充分协商之后,向毛主席发出了急电:

从彭德怀发出的这份电报来看,面对李奇微发动的攻势,彭德怀的建议是主动后撤,不与敌人争一时之短长,计一地之得失。从当时各方面条件来看,彭德怀的建议是符合战场实际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志愿军选择应战,那么正如彭德怀所说,不仅会打乱志愿军整个计划,而且还甚为勉强。如果志愿军选择后撤,那么就会达到“避敌锋芒,养精蓄锐,以利再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

然而,让彭德怀大吃一惊的是,毛主席在回电中不仅不同意主动后撤,而且还要求立即发动第四次战役,目标是三七线以南三六线上的大田、安东一线。毛主席的电文是:

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的回电之后,心里不由暗暗叫苦:连三七线都要保不住了,怎么还要去三六线?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毛主席有更高层次的考虑,那就是政治层面影响。在李奇微已经发动大规模进攻之时,志愿军军事上的撤退在政治上是不允许的,那么只剩下打一条路——打,这是毛泽东要求立即发动第四战役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了,毛主席对于战场局势的乐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军事服从于政治,毛主席的命令是必须执行的。1月29日,彭德怀很快进行了第四次战役的战前动员,并作出了军事部署,采取“西顶东放”的战略战术,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对抗李奇微发起的攻势。

西线战场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军、第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的地段上组织防御,坚决阻击敌人向汉城方向的主要进攻集团,以争取时间,掩护志愿军补充弹药以及后续部队的开进与展开。

东线战场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军、第40军、第42军和第66军,在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3军团和第5军团的配合下,于龙头里、阳德院里、洪川及横城以北地区集结,待敌人深入冒进之后,即向原州、横城方向实施反击,争取歼灭敌人一到两个师,并向敌人战役纵深发展,威胁西线敌人的侧翼,进而迫使敌人停止进攻。

然而,彭德怀的战略设想虽然非常完美,但是在具体战斗中,由于东线志愿军在砥平里进攻受挫,没有实现向敌人战役纵深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西线志愿军的阻击也变得毫无意义。战至2月16日,彭德怀果断下令:西线志愿军北撤至汉江以北,东线志愿军也撤出战斗向北转移。至此,抗美援朝第四战役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2月17日,彭德怀调整了军事部署,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在南起汉江北岸至横城一线,北至三八线一线地区,构筑三道防线,每道防线力争坚守20天至30天,共争取两个月的时间,掩护志愿军第二番作战部队开进集结和进行反击准备,待“联合国军”持续深入之后,再发起新的反击。

在一切部署妥当之后,彭德怀认为自己有必要回国一趟,当面向毛主席汇报战场实际情况,同时协调解决后勤供给等诸多问题。2月21日下午,彭德怀风尘仆仆赶到了北京,在与毛主席会面之后,彭德怀如实客观向毛主席汇报了战场实际情况,并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抗美援朝是无法取得速胜的。毛主席听到战场严峻的形势非常动容,随即表态说道:“嗯,这件事我要负责任,我看我们需要调整作战方针,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能急于求成。”

毛主席毕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的表态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决断。同时,毛主席的表态,也给了彭德怀一个很大的相机处置的余地。毛主席和彭德怀在战役的实际进程中,不断让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相互磨合,逐渐统一了思想认识,舍弃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一切的一切,为第四次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作战。此战先后持续87天,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计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完成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志愿军第二番部队集结入朝,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李奇微趁着志愿军休整发起进攻,彭德怀从军事实际角度出发,建议主动后撤,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毛主席从政治角度出发,不仅不同意志愿军主动后撤,反而要求彭德怀立即组织发起第四次战役,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一切军事都要服从于政治。

试想一下,面对敌人大举进攻,如果无力再战的志愿军选择主动后撤,或许能够避免损失,但是也势必将面对十分巨大的政治压力。这个政治压力就是:不久前,志愿军刚刚突破三八线,将敌人击溃至三七线;现在面对敌人的进攻,志愿军怎么一下子从三七线又退回到了三八线了呢?这是一个谁也不好回答的问题。可以说,军事决定第四战役不能打,政治决定第四次战役必须打。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经历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有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肯定是每战必败了。

在第四次战役进行之中,彭德怀经过和毛主席的当面沟通,使毛主席充分了解到战场的实际情况,实现了知己知彼,最终达成了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之间的磨合与平衡。从此之后,志愿军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从三七线节节抗击敌人,步步退回到三八线,不仅大量歼灭了敌人有生兵力,同时也为第二番部队入朝作战争取了时间,为组织发起第五次战役开创了有利条件。 历史 事实证明,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且战且退,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