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在全国普及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30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第2个回答  2020-12-22
水稻分常规水稻与杂交稻两种,前者占中国70%,后者占中国30%,可见杂交稻的市场并没有象报道的大。常规水稻有化肥、农药的作用,产量也很大,能达每亩500公斤,农户还能自行留种,米口感好、价也高,有扩大的趋势。而杂交稻只在中国长江以南耕地较少地区,土地贫瘠的省份种植较好,在施用了超量化肥后亩产才比常规稻要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获起最高产量。但杂交稻的缺点是农户不能留种,每年购买种子需额外增加高成本,口感有点差而价格要低几毛。不管号称杂交超级稻亩产有几千斤,到了农户手上也就亩产600公斤到顶,有夸大宣传。袁隆平生产的是杂交稻种子,并没有象宣传的那样高产,农户们很清楚。而且袁老团队研制出来的杂交稻也不是无偿地为农民服务,科研成果全部转化成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象隆平高科等制种企业。而且买过杂交稻种子的农民都知道,杂交稻制种行业绝对是个暴利行业。一斤杂交种子最低几十元最高上百元,种了之后才知道效果远没有象宣传报道的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