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改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1. 关于《关雎》和《蒹葭》两首诗经的改写文章

雎鸠关关地鸣叫着,带着天籁般的对唱声,双双飞落在河中的沙洲上。

我站在那云雾弥漫的树林中,向远方眺望,仿佛看见了她。她伫立在和煦的风中,脸上洋溢着恬静的笑。

看着她那娴熟美好的样子,我的心中顿时泛起了圈圈涟漪…… 长长短短的荇菜浮在水面,朦胧中我看见她顺着水流左右采摘嫩绿的荇菜茎。看着她那满脸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她还不知道,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她,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 尽管我是那样地想念她,她却还依旧不能到我的面前,看着天空朵朵白云飘过,在那雪一般纯白的云层中,我仿佛看见她的影子,仿佛看见了她那恬静的笑容。她使我朝思暮想,魂牵梦萦。

月色下,我带着悠悠真情,绵绵情思,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荇菜参差不齐地生长在水中,梦境中我看见她正忽左忽右不停地采摘着那荇菜。看着她步履轻盈地走来,我不由得说出了埋藏在我心中已久的话语:“贤淑漂亮的好姑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如琴瑟般相和,永远相亲相爱……” 长长短短的荇菜随着水波飘荡,依稀中我看见她左也采了右也摘。

听着窗外喜庆的鞭炮声,我许下了永恒的承诺:“贤淑漂亮的好姑娘啊,我一定要敲钟打鼓把你娶来……”。

2. 将《诗经》两首改编为现代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译文:

河边芦苇青色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着霜。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遥远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繁密茂盛,晶莹的露水还未干。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那边的草地上。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陡峭。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沙洲上。

河边芦苇青苍繁茂,晶莹的露水还未收。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遥远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曲折。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小洲上。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雎鸠关关地鸣唱,在那河中的小洲上。

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君子中意把她求。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娴静美好的女子啊,日日夜夜把她想。

追求不到啊,每日每夜都想着她。

悠悠思念无尽头,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弹琴鼓瑟情笃交好。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击钟打鼓把她娶回家。

3. 将《诗经》两首改编为现代文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966343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译文:河边芦苇青色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着霜。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遥远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繁密茂盛,晶莹的露水还未干。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那边的草地上。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陡峭。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沙洲上。

河边芦苇青苍繁茂,晶莹的露水还未收。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在河水遥远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寻觅她,道路崎岖又曲折。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在那小洲上。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雎鸠关关地鸣唱,在那河中的小洲上。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君子中意把她求。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娴静美好的女子啊,日日夜夜把她想。

追求不到啊,每日每夜都想着她。悠悠思念无尽头,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弹琴鼓瑟情笃交好。

长短不齐的荇菜,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娴静美好的女子啊,击钟打鼓把她娶回家。

4. 诗经《采薇》的改写成800字的作文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 对这首诗的理解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

周人向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对战争是厌倦的。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

出征前“杨柳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年后,生还归来之时“雨雪霏霏”,战后萧索破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悲凄之感犹然而生。

这首诗,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妻子正在家等着他。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恋人正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有一个人在落寞的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

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首诗充满着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我们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

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

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可怕的是一旦人的感情沾染上铜臭。那么所爱的已经不再是人,而是人背后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金钱、地位等等。

为了金钱和享受,有人几乎会献出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讲“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

《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5. 诗经采薇(节选)用第一人称写成一篇短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 *** 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御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6. 把诗经采薇改写成作文

网友回答 2014-11-13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

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

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

因而它便成了。

7. 《诗经采薇》改写作文400个字左右的作文

记得当年我随万军出征时,威仪无比,神采飞扬,充满雄赳赳,气昂昂的自豪感。两旁的柳树好像我们家中的亲眷,在为我们做最后的告别,直到行了两三里路后,杨柳才依依不舍的目送我们远去。今天,我又回来了,但身边陪伴我的不再是万千军马,而是寥寥无几的几匹马和垂头丧气

的官兵。能在九死一生中归来,虽然值得庆幸,但是一想到那些同生共死的兄弟战死沙场,难免

痛定思痛。归途遥远,我们不分日夜的赶路,又饥又渴。冬雪就这样下起来,单薄的衣衫当然挡不住寒冷,真是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