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边缘构件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如下面一剪力墙,墙厚200mm,抗震等级四级,混凝土等级C25,根据pkpm的计算结构,边缘构件的纵筋和箍筋、墙身的配筋是怎么得出的,pkpm里的那些数据都是什么意思、希望有详细的过程,谢谢!

剪力墙边缘构件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

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

所以配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gif'/>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

扩展资料:

分布筋的种类:

1、构造柱,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2、构造筋,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3、腰筋,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4、预埋锚固筋,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5、抗扭筋,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6、附加吊筋,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布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TW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 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 (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 ,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  ,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  ,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

 第十五项 :

    当然还要满足规范要求,《高规》7.2.17和7.2.18条规定。

    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H1.5-4.5:1.5是墙水平分布筋的面积cm2,4.5是地下室外墙或人防外墙竖向钢筋的面积cm2。  

   剪力墙配筋输出符号说明:                                           *
     *  Dt,Dl --- 墙厚度、长度(m)                                         *
     *  aa --- 墙一端钢筋合力点到边缘的距离(mm)           *
     *  As --- 墙一端暗柱配筋面积(mm)                               *
     *  (Icn)M,N --- 暗柱配筋As的控制内力(kN,kN-m)       *
     *  Ash --- 墙水平分布筋配筋面积(mm)                          *
     *  (Icn)V,N --- 水平筋Ash的控制内力(kN)                     *
     *  Uc --- 墙轴压比                                                            *
     *  (Icn)Nu --- 轴压比的控制轴力                                      *
     *     如果墙肢长度小于3倍的墙厚,则该墙肢按柱配筋:*
     *  aa --- 理解为保护层厚度(mm)                                       *
     *  As --- 理解为柱一边的配筋面积(mm)                          *
     *  Ash --- 理解为箍筋配筋面积(mm)                                 *
     *  注:墙水平筋是指间距Swh范围内的配筋面积    

追问

你这是复制粘贴的吧

追答

是的呀!不过这里说的很明白啊,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的

追问

计算水平筋时,0.8*100*1000/200=400,式中1000/200是什么意思啊?谢谢了!

为什么说(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

追答

我先解答第一个问题啊,不要管它这个计算公式了。satewe中设计信息有个水平分布筋的间距,你可以填写200/150/100等数值,假如你填写了200mm,且计算结果是0.8,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沿着墙肢方向每200mm的间距需要0.8cm2的水平钢筋,抗剪的,一根圆8的钢筋是50mm2,水平钢筋是墙两侧都设置的,所以两根就是100mm2,大于0.8cm2的,也就是满足了H0.8的设计要求了。当然卡着0.8配置间距更大点也是可以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换算来实现了,比如0.8/200=X/250,这样就可以计算250间距下你需要配置的最小钢筋量。这个跟计算梁的箍筋是基本一样的。至于说为什么要最小配置8@200,是因为构造要求不少于0.25%的配筋率。有疑问可以继续探讨。第二个从计算结果来说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你可以忽略,因为你现在学习的是如何把配筋数字变成蓝图钢筋,至于配筋结果正常与否,可能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跟结构形式,荷载配置,构造要求,计算奇异等有关系了,要通过经验来判断的,跟你现在要掌握的关系不大,先把基本的学习好吧。以上

追问

学习了,太感谢了!还有就是为什么说(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

追答

这个可能是从经验上来讲吧,一般抗震等级四级的剪力墙结构的边缘构件配镜一般构配筋足够,所以出现这个较大的数值作者才有此疑问吧。不过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咱们也没有图示的具体模型跟图纸,具体是不是作者判断错误了就不的而知了。不过请轻易不要怀疑程序的计算结果,倘若计算参数设置的准确。比如偏心率较大,结构扭转较为明显,而墙体出现较大的配筋还是很有可能的,说以我个人判断,可能是作者的无意之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据什么的。请甄别对待。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一起学习啊。多看看图集,pkpm说明书,规范,有针对的看,比如碰到这个具体问题就可以拿出来相关的(图集,pkpm说明书,规范)东西针对学习,单纯对着看这些资料确实够无味,这样带着问题看,有针对性。

追问

最后再请教一下,还是刚才的问题,计算水平筋时,0.8*100*1000/200=400,式中“1000/200”可不可以理解为:1米内有5个swh范围,再乘以1个swh范围内水平筋的面积,得到1米内的水平筋面积,再除以2得到一侧的面积,最后就根据每延米板的配筋来选配钢筋。谢谢!

还有就是“As数字(百分数)”,括号内的百分数是什么意思?谢谢!

追答

第一个理解正确,第二个百分数是配筋率(边缘构件的配筋率)

追问

太感谢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第3个回答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