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7-27
徐小平、王强是当时和他一起创办新东方时候的合伙人,可以说是在事业起步的时候相互帮助,才走到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在1993年11月,俞敏洪开始正式下海创业了,在中关村附近租了一间10平米漏风的小屋子,为了招生,俞敏洪半夜三更出去贴小广告。一手提着浆糊刷子,创业初期,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作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9-07-29
年少的俞敏洪非常向往读书、向往大城市生活,他很清楚的一点是,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大学,所以他才不断参加高考。第一年没有考上,再考第二年,第二年不成功考第三年。第三年俞敏洪终于考上了,而且考上了人人向往、里面都是人中龙凤的北大。这是俞敏洪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也是他主动寻求改变的转折点。这种转折和改变一方面来自于贫穷的生活环境,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或者梦想。从俞敏洪的第一次改变,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转折点的发生是由环境和内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3个回答 2019-07-26
一个人想改变,通常是由所在环境所引起的,如果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那就不容易求变,也就不会人生转折点。但是有些环境却让你不得不求变,比如说俞敏洪在农村的时候,他高中毕业以后有两个选择:一是认认真真地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但是俞敏洪不甘心;而是离开农村,离开农村的唯一办法就是考大学。年少的俞敏洪非常向往读书、向往大城市生活,他很清楚的一点是,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大学,所以他才不断参加高考。第一年没有考上,再考第二年,第二年不成功考第三年。第三年俞敏洪终于考上了,而且考上了人人向往、里面都是人中龙凤的北大。这是俞敏洪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也是他主动寻求改变的转折点。这种转折和改变一方面来自于贫穷的生活环境,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或者梦想。从俞敏洪的第一次改变,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转折点的发生是由环境和内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4个回答 2019-07-29
俞敏洪曾说,上市也是他自己被推着走的,因为他自己没有太大的财富欲望,所以一直不想新东方上市。即使如此,但是内部人才的渴望和外部竞争的需要,都彼得新东方不得不上市。虽然刚开始俞敏洪是被动,但是后来意识这点之后,就变被动为主动。他开始研究上市公司的结构、上市公司的文件、上市公司的路径等等。尽管他对财务数据不是很懂,但是新东方自上市之后,一直走得比较平稳。因为在上市前,俞敏洪就明白上市公司到底应该坚持什么。
第5个回答 2019-07-26
当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海归越来越多,怀才不遇的叹息声也越来越常见。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造者,俞敏洪认为机遇其实就在自己不断仔细观察所属的社会环境,认真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得与失、取与舍、成与败,是一次次顺流逆流中痛并快乐的自我更生。在创办新东方学校以前,身为北大教师的俞敏洪为其他培训机构打工。工作中冷眼旁观,俞敏洪发现大量的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有缺陷。“我也是从学生走来,而且为了高考还参加过辅导班。我就想,如果我来管的话,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吸引学生。”12年后俞敏洪回忆当年创办新东方的初衷,在他看来,之所以选择进入民办英语培训领域,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曾经接受过补习的学生,所以了解学生渴望帮助的迫切心理;因为自己是一个外语老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外语培训的领域,从而了解外语培训领域的新动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市场的需求,并不断思考改进的方式,每一步都在困难中寻找新的希望,机遇就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