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大陆构造域分布

如题所述

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格架,主要是晋宁—印支期的海陆“开”、“合”,与燕山期以来现代板块活动的结果。构造域的划分可以将构造类型在时间演化、空间展布、组合规律和动力体系的关系及特征充分的反映。中国大陆及陆缘海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域,它们相互干涉或先后重叠,往往不存在截然边界,但有各自的主要场所。古亚洲、古华夏构造域主要形成于晋宁—印支期,属古板块活动范畴;特提斯构造域包括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古特提斯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新特提斯主要形成演化于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滨太平洋构造域成生于中、新生代,在中国大陆东部大部分叠加在古亚洲、古华夏构造域之上。滨太平洋构造域与新特提斯构造域都是现代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

古亚洲构造域范围包括昆仑—秦岭山链及其以北的中国北方大陆,并延入俄罗斯和蒙古境内,由古生代以来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反复离散、聚合而成。其主体构造呈近东西向延展,沿区内一系列造山带分布着多期次、多类型的火山岩、花岗岩、基性岩、超镁铁岩带(部分构成蛇绿岩套)以及变质岩带,组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山链。分布于其间的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嫩松、佳木斯、柴达木等大小陆块(微陆块),大部分被中、新生代盆地所覆盖。古亚洲构造域呈现东西向块、带镶嵌格局基本特征,西部受特提斯构造域干扰走向略向北西西偏转,东部遭北东—北北东向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改造,构造面貌发生扭曲和复杂化,中部由于安加拉陆块的推挤或阻挡而向南弯滑。古亚洲构造域可分为天山-兴安、塔里木-华北和昆仑-秦岭三个构造区。

特提斯构造域主要包括昆仑-秦岭活动带以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分属华南板块的西部陆缘带、藏滇板块和印度板块北缘。自南而北可分为:新特提斯带、古特提斯带和特提斯挤压活动干涉区。新特提斯开始出现于三叠纪末,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张裂带开始活动,到侏罗纪进一步扩张形成中、新生代洋盆,也就是特提斯主域向南延移。雅鲁藏布江带间的蛇绿岩套以及深海沟沉积,即为新特提斯洋的遗迹。以雅鲁藏布江为界,新特提斯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新特提斯南带属于印度古陆边缘的喜马拉雅板片,北带属藏滇板块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冈底斯陆缘活动带。古特提斯为晚古生代时期位于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间的楔形大洋,其形成于晚古生代初期,发展至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在现今澜沧江一带向南(西)俯冲于藏滇板块之下,最后导致藏滇板块与扬子西缘岛弧带的碰撞。以澜沧江为界,古特提斯可划分为南(西)带和北(东)带。古特提斯南带属冈瓦纳的藏滇板块北(东)部的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北带以金沙江结合带(或转换断层)为界,分别为华南板块的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和松潘-甘孜活动带。

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运动开始于华力西期,其后的中—新生代历次构造运动逐渐加强,始新世构造运动最为强烈,区域性断裂及褶皱都以弧形展布为其特点。北部主要褶皱及断裂一般呈东西向,向东南急转为南北向。在转折部位地壳强烈压缩,各级构造呈束状紧密排列,向南又逐渐撒开形成帚状构造。次级构造也以弧形为特点。主要断裂深切地壳,使基性喷发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均延断裂展布,形成平行于构造线的线形岩浆岩带。主要断裂带的前期常为微陆块的结合带,亦是区内主要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特提斯构造域为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间的构造域,由于板块构造活动从华力西期开始,特提斯洋由北而南逐渐拉张、闭合,每一次板块的缝合都导致两条以上俯冲带的形成,从而出现结合带、陆块和构造岩浆岩的条带状分布格局。多期的造山旋回以及多次强烈的陆内A型俯冲是特提斯构造域的主要特点,并使本区的构造景观更为复杂化。每次洋壳的消减都伴以大陆增生,显示由萌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的演化,并出现构造运动主旋回亦由北而南、从老到新的演化模式。由晋宁期元古大洋潜没于扬子古陆开始,加里东期塔里木、华北陆块与华南板块的会聚,扬子陆块增生。华力西—印支期金沙江及澜沧江一带古特提斯的闭合,使藏滇板块拼接于华南板块之上。最后沿雅鲁藏布江形成结合带,使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聚合。这个过程即是欧亚古陆不断向西(南)增生的过程。由于最后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驱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致使澜沧江以西条带状构造最为明显,而向北逐渐减弱,构造渐趋宽缓,这是特提斯构造域又一特征。

古华夏构造域展布于中国大陆东南部,主要包括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大构造单元。构造奠基于扬子、华夏两个古陆块以及两个陆块碰撞所形成的四堡期弧形造山带。此后,受到多期拉伸裂陷与来自东南方向的压缩作用,经加里东、华力西运动,发展至印支期,形成一个围绕上扬子地块,总体作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的叠加式复合造山带,与川滇青藏地区向北东方向突出的弧形造山带大体对称,两者互有影响,于攀西、黔东南两条南北向构造之间为一显著的构造干涉地带。构造域可分三个构造带:北西部是稳定核心上扬子—康滇带;中部为下扬子—江南带,围绕上扬子陆块伸展,下扬子区受秦岭带构造干涉明显,江南区则为一条反“S”形碰撞型山链,并由四堡、晋宁期碰撞型花岗岩组成岩浆弧;南部为华夏带。

江南、华夏构造带之间的绍兴-萍乡-北海结合带,是一条重要的地球物理界线,两侧重磁场有明显差异。结合带也是华南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其东段有南、北两支,北支起自长兴一带,在皖南、赣东北有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南支起自绍兴,中间为浙西古微陆块。西段会合于东乡附近,西过萍乡,南下北海,呈弧形展布。

南华加里东期裂谷,可能是沿绍兴-萍乡-北海古结合带发展起来的,并经加里东运动再次拼接。因之,加里东期褶皱系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西北部发育于扬子基底斜坡上的湘桂地区的褶皱带和东南部奠基于华夏古陆上的褶皱带。后者由于先是向北,后是向西的逆冲、叠覆、拼接,形成了一系列“S”形褶皱带和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带,在拼接带西南端留下了钦州残留海槽,并于早二叠世末闭合形成华力西褶皱系。

印支运动在中国华南大陆具板内造山性质,迄今尚未找到当时陆缘带的踪迹。由武夷—云开至沿海地带,印支期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渐次增强,说明已十分接近大陆边缘。板内最重要的浙赣湘桂“S”状弧形褶皱带,分布在绍兴—萍乡—北海古结合带及其西北前缘,雪峰—武陵具逆冲褶皱带特征,川中坳陷为其前陆盆地。

古华夏构造域格局,由于构造域的东南部是一个裂解沉沦了的华夏古陆块,并滨临东南侧的古大洋,因而它的构造、沉积、岩浆、变质作用的演化,既具有陆间活动的特点,又具有渐次向南迁移的发展趋势。

滨太平洋构造域在印支运动后,由于联合成一个整体的欧亚超级大陆板块与库拉-太平洋超级大洋板块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滨太平洋构造域,其影响深入板内,并使大陆受到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改造。从侏罗纪进入剧动期,总体自早而晚向洋迁移。波及范围大体为贺兰山—龙门山—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以东,构造呈北东—北北东向“向洋分带”,重叠于古亚洲构造域东部和古华夏构造域之上。自西而东可划分为三个大带和七个次级北北东向构造带:鄂尔多斯-四川前陆坳陷带,大陆构造-岩浆“活化”带和陆缘活动带。其中大陆构造-岩浆“活化”带分为四个亚带:即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隆起带、松辽-华北-江汉断陷带、长白-诸广构造隆起带和东南沿海花岗岩、火山岩山弧。陆缘活动带分为二个亚带:即陆缘海域沉降带和完达山-台湾碰撞造山带。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北东向构造带,组成了大陆上的盆岭构造格局和陆缘沟、弧、盆系,排列有序迭次向洋推进。当然,构造-岩浆带在总体向洋迁移的背景下,由于板内古结合带、断裂带对岩浆活动的影响,也存在中心式或对称式分带。并且,在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岩浆带活动的同时,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也有发展,可见板内构造活动的复杂性。

早中侏罗世太平洋水域的板块活动尚不清楚,但东亚大陆相对于太平洋发生了左行扭动,由此推断库拉板块已开始向北隐没,同时西伯利亚板块作经向挤压,大陆南侧的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导致深层次的“压性改造”。由于转换作用以郯庐为代表的断裂系加速左行走滑。其后滨太平洋陆缘造山活动已迁移到大陆以东,而西侧的“印度突出体”快速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持续向北推挤。中国大陆东南缘的向洋“突出”,与造山后的松弛作用联合,出现了陆块的“张性改造”。陆缘海和岛弧的形成也与伸展作用有关。

由于四个构造域相互的复合与联合,在中国大陆中部地区尤为显著。长期以来,作为古亚洲、特提斯、古华夏三大构造域聚合点的上扬子古陆核,被压缩成一个菱块状的前陆盆地,在松潘-甘孜地区出现一个倒三角形地体。在横断山脉与梵净山脉之间,由于遭受特提斯、古华夏构造域的对挤和上扬子陆块的制约,形成了近南北向构造带的北东、北西向构造的复杂干扰现象。中、新生代以来,在特提斯、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联合作用下,自贺兰山、龙门山至“康滇地轴”,出现了纵贯中国大陆的经向构造带,构成一条分划东西两大部分的地质、地球物理和自然地理界线。

中国大陆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陆区断裂大体可分为北部、西南部、东部和中部四大组合。断裂构造受板块运动制约,具有明显的展布规律。断裂构造大多形成于新元古代以后,但也包括卷入的古老断裂成分;主要发育于各自的地域,但其它地区也有它们的形迹;它们不局限于造山带,也出现具有相同组合特点的陆块部分。在构造域划分的基础上断裂构造可划分为古亚洲型、特提斯型、华夏-滨太平洋型和贺兰-康滇型四个大的断裂系统。古亚洲型断裂系统主要发育于古亚洲构造域,主体断裂呈波状作东西向展布。古亚洲型断裂系统的伴生断裂有近南北向的张断裂,ENE—NNE、WNW—NNW向“X”型剪切断裂。特提斯断裂系统包括:古特提斯断裂系、新特提斯断裂系和右江断裂系。华夏-滨太平洋型断裂系统,可分为两个系统:北东向断裂系统和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其中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包括:大兴安岭—武陵断裂系、郯庐断裂系和台湾断裂系。贺兰—康滇型断裂系统以贺兰山至康滇一带南北向断裂带为主体,中、新生代以来受到特提斯、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复合作用,成为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断裂系。

参见《中国煤层气盆地图集》、《中国煤层气盆地图》(1∶5000000)“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图”、“中国主要断裂带及大地构造分区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