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下古诗词长歌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1.六年级下册的长歌行课文

长歌行 (汉乐府诗)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作品原文 长歌行⑴ 青青园中葵⑵,朝露待日晞⑶。阳春布德泽⑷,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⑸,焜黄华叶衰⑹。百川东到海⑺,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⑻,老大徒伤悲⑼。

[1]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⑶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⑷”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3-5] 白话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5] 创作背景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

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2]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

2.六年级下册《长歌行》译文

解词: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

葵:《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华:通“花”。

衰:为了押韵,文里可按古音读cui。衰老,衰败。

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郁郁青青

那上面的滚动的晶莹的露珠啊

就要被早晨的太阳晒干

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

万物都生机勃勃

常常担心秋天到来

那花儿、叶儿都将衰败

那千百条河流啊

一路向东,奔向大海

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头西归呢?

青少年时不努力

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地叹息了

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古诗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长歌行 汉乐府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塞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跪求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

于,你为什么不问我啊……

我只把名字给你噻……

1、七步诗2、鸟鸣涧3、芙蓉楼送辛渐4、江畔独步寻花5、石灰吟6、竹石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己亥杂诗 9、浣溪沙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元日 1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自己一首首百度去吧~~~~~还有,那个江畔独步寻花是第一句是“黄四娘家花满蹊”的那个……因为……我买了下学期的全解,分分给我吧~!!!!!

再说了……我就是一首一首百度的……那个……己亥杂诗上面写着哪首被选入小学课本了

5.六年级下册古诗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的大意是: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晒干了;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可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青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伤心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6.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千万和春住。

我也是六年的哦,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