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假象,像素,, 照相 像片 气象。相像象三个字用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09
2001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讨会。根据会议的界定,结合相关文献,现归纳一下象、像、相三个字的规范用法。
汉语中象、像及相三个汉字仿佛三兄弟,在一定阶段、某些语境中都有“形态、样子”的意思。现在,尽管很多人基本能正确地按现行的规范来使用这三个字,但是仔细琢磨起来,却又难以说出个究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象与像、像与相两组字。
先来看“象”与“像”的区别。“象”是“像”的古字,“像”是由“象”发展而来的。
“象”本义是一种兽类,《说文解字》说:“象,南越大兽。”由此引申出“形状、样子、外貌”等一系列意义。现代汉语中,“象”只承担“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这一意义,如现象、形象、印象、迹象、假象、表象、景象、气象等,都是自然界表现出来的。
“象”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引申出“临摹”“酷似”的意义,这时出现了分化字“像”。“像”由于加了单人旁而更有表意功能,它分担了“象”原来具有的“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以及“模仿”等一系列与人类活动有关联的意义。如人像、画像、肖像、遗像、图像、实像、虚像、录像。在古汉语中,“象”与“像”在这类意义上常常混用。
在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后来综合考虑古汉语材料,将“象”与“像”分化,确认“像”为规范字,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由“像”承担“象”的部分后起意义,表示“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和“好像”的“像”表示“模拟”意义一样,不能写成表示“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意义的“象”。
“相”,《说文解字》解释为:“省视也。” 后由这一动词义项引申出具有名词性质的“人的容貌、样子, 物体的外观”等义项。如,《三国演义》:“非人臣之相也。”《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故而,包括《汉典》等不少权威工具书都收有“形相”一词,其意思与“形象”基本一样,表示“外貌、外表”,类似的词如法相、相貌、相品、相片等。在这些词中,特别是“相片”“照相”,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像”的意义即“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从“照相”与“摄像”两个词的结构及意义可以看出,事实上《汉典》等工具书都认为“照像”是“照相”的异形词,之所以保留这样的写法,是基于尊重多数人的书写习惯。
第2个回答  2013-11-20
人们常常在书写中把相貌、照相机、相纸等,书写成像貌、照像机、像纸等。还有把“象”作为“像”的简化字,这些都是误用的。   “相”具有相互、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察看、模样等意思;“象”作为名词,如表示动物的“象”,作为素词有两个义项:一是名词性的素词,如象形、象声;二是作为动词如景象、万象更新等;“像”有三个义项:一是名词,人像、画像;二是动词,如好像;三是介词,如像这样的新人新事举不胜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