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教育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学校优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三、精心培育名师,树立学校品牌
学校的办学思想、创新理念、培养目标都是通过教师的劳动来实现的。学校内涵发展,创建教育品牌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富有献身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业绩优良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90%以上教师达到本科学历,11人参加学科教学理论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8%,其中高级教师9人;现有全国优秀园丁1人,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3人,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10人,南充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骨干教师21人,校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35人。职院附中教师先后12次承担四川省、南充市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会的示范教学课,每年有近10次到县市区和乡中学上优质课和示范课,有8人先后受聘为市级、县区级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
从教育教学实践需要,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需要,学校采取专家引领、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师徒帮带的岗位实战、课题引领的校本研修、同伴互助的探索反思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购买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个教研组订阅三种教育杂志。实施“九个一”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深研一个教育原理;参与一个教育科研课题;设计一个优秀教案;开设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出一份标准的中考模拟试卷;制作一个优质的教学课件;写好一篇教学总结反思;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教育专家引领教师成长。对于年青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认同学校“对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路线图;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先进教育思想,观摩优秀的课堂教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具体办法。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教育新理论,观摩成功的富有特色教育教学案例,相互之间交流研讨,碰撞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流派与风格。
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在校内认师傅,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人指导,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沙龙”和“教师论坛”的作用,使教师群体得到发展。
搭建平台,让教师充分展示风采。开展评选“青年教师新秀奖”活动,开展“同科擂台赛”活动,开展“走进新课标我先行”教学研究课、“实践新理念我能行”教学评优课、“体现新思路人人行”教学开放课、“构建新模式我也行”教改汇报课、“展示新成果我最行”教学观摩课,给每一位教师锻炼能力的机会,搭建展示教育艺术风采的平台,尤其为年轻教师创设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
四、狠抓教学管理,确保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线。职院附中多管齐下,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自1992年来,学校在毕业会考综合评估中12次名列全市第一名,3次列第二名,优生率、升重点中学率等多项指标也居南充市领先水平。
学校管理层响亮地提出实施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杜绝无效教学行为。绝不允许备课不充分,缺乏匠心设计;上课讲废话,不善驾驭课堂;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满堂议或满堂看;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批改作业马虎、不及时、不讲评或讲评不精当;课外辅导面上进行的多,个别进行的少;考试命题把握不准难度和信度,考后讲评不到位,不进行查漏补缺。只有克服无效、低效,才能实现有效、高效。
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组织教师研究和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保证课堂教学做到“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精选,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例题上要精;精讲,教师在授课时要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精练,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精评,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精。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即听课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常规检查制度、质量调研制度、教学视导制度、教考分离制度、教学评优制度。学校领导带头深入课堂听课,每期不得少于15节,了解教师备课上课的情况,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控,对个别有问题的课,由教科室、教务处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商榷整改方法。定期邀请市区学科专家来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视导,收集教育质量的有关信息,及时纠偏,给予教学实践的指点。教务处定期对教师教案、教学常规手册、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测评情况、教师听课评课记录、教研组备课的活动计划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检查情况,该批评的要通报批评,该经济惩罚的要惩罚。每个学期末组织全校学生从师德、备课、教学技能、教学艺术、作业批改和辅导等方面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量化评价,并针对教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学生评教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并作为教师期末绩效评价奖惩的一个重要量标。
五、传承学校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风,反过来有影响、激励于学校员工。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教师产生事业的归属感,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学校积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学生成长需要的理念文化。学校提炼生成了如语文组的“任思维飞扬,让灵性闪光”、数学组的“点线面体出巧思,数式方程见韬略”、英语组的“灵智启心扉,慧眼览世界”、政史地组“乐知天高地厚,明辨古今得失”、艺体组“邀山水对话,携音符共舞”等各具学科特色又渗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教研组理念文化,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并逐渐积淀形成了职院附中特有的“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精神。这些精神食粮,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师生潜能都能得到最大发挥。
学校整合了已有的各种文化资源,创造人工和自然相和谐的校园,编织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立体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校徽的设计,取像青鸟与翻动的书页,寓意飞翔和求知;“飞天”雕塑,蕴含活力与升腾;塑胶运动场,红绿相间,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与运动的激情;文化长廊,尽显南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让学生油然而生自豪之情。楼梯上是“踏上一步台阶,迎来新的起点”、“有新的高度,才有新的境界” 、“到此未穷千里目,努力再上一层楼”等语言。校园内悬挂了“诗中之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墙柱布置了梅兰竹菊、松草桥梯八组画,并配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宁静曾入画,清新尽可诗”、“未曾出土先有节 纵使凌云也虚心”等诗句;文化长廊处,我们选用了古代诗人歌咏嘉陵山水的诗歌……可以说,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洋溢着书卷气息和儒雅氛围。
职院附中独具特色而又富有魅力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培养和造就富有特长的教师和富有个性的学生,是形成社会有口皆碑的学风、教风、校风的重要因素。
相约长风冲巨浪,欲栽大木柱长天。职院附中正确的管理思想、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全体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学校教育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中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中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奋进的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中,将以崭新的英姿阔步迈向辉煌,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