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都江堰的故事

要快,不要何公的

1、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2、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3、李二郎降恶龙传说

传说,古时的岷江中恶龙为害,李冰的儿子二郎带领海山七圣去降龙。一场斗恶下来,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恶龙也身负重伤向南逃去。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了恶龙的踪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儿子,为了促住恶龙来到此地,就对他热情接待,烧好了面条请他吃饱肚子。不久,化作人形的恶龙也来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饥。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恶龙,也煮了一锅面条让它吃,谁知,面条到了恶龙的肚子里,都变成了带铁钩的链条,将恶龙从肚子里锁起来,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至今,青城山下还有李二郎坐过的”屁股印“,和恶龙打滚的“滚龙槽”这两处遗迹。

4、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5、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扩展资料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都江堰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这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为24℃左右,平均最高气温仅28℃。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4.6℃,平均最低气温在1℃左右。

参考资料:都江堰-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都江堰的传说
1.许多年以前,川西平原闹天旱,旱得多厉害呀!树木枯死了,禾苗焦黄了,水田旱裂了口,堰塘旱现了底,天大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照着大地。

在靠近小河的村边上,住着一户姓聂的人家,屋头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大家喊她聂妈妈;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名叫聂郎。他们虽说租种着几斗粮的土,但不够吃,聂郎就在外面去打柴、割草来贴补。聂郎很直爽,又能吃苦耐劳,肯帮助别人,又听母亲的话,村子里的小朋友都跟他很合得来。大家称赞聂郎是个好孩子。

有一天,公鸡才叫头遍,聂郎照例把背篼背起出去割草。他朝着赤龙岭走去,边走边想:咋天遇见长生,他说周员外家里,有人送了一匹雪花马,一天能走千里。周员外喜爱得很,要村子里的人割青草去喂。他心在想事,不觉已翻过了赤龙岭。

赤龙岭山脚叫化龙沟,在发春水的时候,鱼虾很多,沟边常常长满绿色的水草。现在却变成了乱石坝。聂郎叹了一口气,正想到别的地方去,忽然看见一团白影于,在土地庙背后一闪,聂郎吃惊地说:“噫,白兔!”

聂郎想到白兔是吃青草的,背起背篼就追,这一趟不晓得跑了好远。白兔跑到卧龙谷的岩下,忽然不见了。那儿却现出了一城青幽幽的嫩草,聂郎好不高兴,取出镰刀,满满割了一背统。

聂郎接连两天,都到那儿去割青草,那草非常奇怪,头天割了,第二天又生长出来。聂郎心想:“我不如把草搬回家去,栽在屋后,也免得天天跑十来里路。”他急忙上前把周围的泥巴刨松,连根拔起。聂郎正想站起身来,忽然看见草根底下有一凼水,水上露出一颗亮晶晶的珠子。聂郎真是欢喜,小心地把它放在怀里,背起青草回去。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坡,聂妈妈正在屋头煮包谷稀饭。聂郎回来了,聂妈妈用埋怨的口气说;“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聂郎就把搬草的事情讲了,又从怀中摸出珠子。这时候忽然满屋通亮,珠子闪出的光芒照得眼睛都睁不开。聂妈妈赶忙叫他把珠子藏到米坛子里去。聂郎吃了晚饭,就把青草栽在屋后竹林边。

第二天,聂郎很早就爬起来,跑到竹林里一看,“啊嗬!”那窝青草早干死了。他又赶忙进屋着珠子还在不在。他刚揭开坛子的盖盖,便大声喊道:“妈妈,你快来看呵!”原来坛子里装满了米,那珠子仍在米的上面。他们才知道这是一颗宝珠。从此以后,珠子放在米里米涨,放在钱上钱涨。家中有了钱米,再不愁穿愁吃了。邻近几户农民没吃的,聂妈妈就叫聂郎经常给他们送米去。聂郎自己是穷人,只要别人来借,三升两升总是答应下来。这样消息便传开了。村中有个员外叫周洪,是一个恶霸地主。他一听说这件事,便对管家说:

“想个办法,把这颗宝珠弄过手来才好。”

管家说:“员外,聂家是个穷人,多拿点钱给他买就行了。”

聂郎是个聪明的孩子,当然不会上周洪的当。周洪就同管家想了一条毒计,说聂郎偷了周家的家传宝珠,派管家带了四个狗腿子到聂家去抢。聂郎要不交出珠子,就捆送官府办罪。这个计策却被放马的长生听着了,悄悄出去告诉聂郎,要他们快快逃走。聂郎晓得了这件事,正想和妈妈往外走,就碰到周洪的管家。那管家凶恶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声喊道:“快快将我家员外的传家宝珠交出,要不你今天休想活命!”

聂郎听了又气又恨,指着管家说道:“你们仗恃周洪有钱,到处欺侮穷人,你说我偷盗宝珠,有什么凭据?”

管家不理睬他,叫狗腿子进屋去搜,没有搜着什么宝珠。管家把眼皮一翻,眼睛一瞪,又叫狗腿子搜聂郎的身上,聂郎急忙把珠子放进嘴里,狗腿子慌忙喊着:“糟了,糟了,聂郎把珠子吞下肚了。”

管家大叫道;“给我打!”

聂郎被打得昏死过去,幸好左邻右舍出来几十个人把管家哄走了。他们把聂郎抬进屋去.给他医治创伤。聂妈妈坐在床边流着眼泪看护着儿子。

半夜以后,聂郎忽然醒来喊道:“我口渴呀!我要吃水呀!”聂妈妈看见儿子能够说话了,当然很高兴,赶快递了一碗水给他,那碗水一到嘴巴就干了。聂郎不断地嚷着要水喝,后来索性扒在水缸边,“咕嘟、咕嘟”地把水缸里的水吃干了,聂妈妈吓得只是发抖。

“儿子,你吃了这样多的水,怎么得了阿!”

“妈呀!我心头象烈火在烧.难过得很!妈,我还要吃水。”

“水缸里的水,都被你吃干了,哪里还有水!”

“我要下河吃水!”

聂郎刚刚说完这句话,天空中一个金色的电闪,照得满屋透亮,接着响起一片雷声。聂郎翻身下床在屋外走去,聂妈妈赶忙追上前去,她跟在他后面,越走越害怕。不一会儿,面前出现了象一条灰色带子的河。聂郎象疯了似的,扑到水边,“咕嘟、咕嘟”吃了起来。这时接连一个一个的闪电,雷声也轰轰地响着。河里的水被聂郎吃了一半。聂妈妈紧紧拉着聂郎的脚说:“儿子,这怎么得了!”聂郎掉转头来,就变了样子,只见他头上长了双角,嘴边长满了蓝须,颈上红鳞闪闪发光:

“妈妈,快快放手,我要变成蛟龙,报这血海深仇!”

天上是雷声、闪电,暴风夹着大雨,河水陡涨,波浪翻滚,把一个平平静静的大地.突然变得闹轰轰的。这时候河边闪起火把,原来是周洪亲自带人沿河赶来,要剖开聂郎的肚子取宝珠。

聂郎被迫吞了珠子,心如火烧,要报大优,已在河边变成一条赤色的龙了。只是聂妈妈还拉住他的脚板不放。聂郎听见一片人声,料定是周家派人追来,就说道:“妈妈放手,儿要报仇!”说完拼命一摆,聂郎向河中一滚,立刻涌起了万丈波涛。

“老婆子,你儿子哪里去了?”周洪抓住聂妈妈的肩膀。

“周洪贼呀,你把我儿子逼下了河,还不甘心!聂郎,你的仇人来了!”周洪一脚把聂妈妈踢倒在地,追到河边,想去找寻聂郎。只见一个红色闪电,哗喳一声焦雷、象千军万马的波涛一涌,周洪和他的管家沟腿,全被卷下水去,淹死在波浪中了。

风渐渐小了,雨也慢慢停了。天已经蒙蒙发亮,聂郎在水中仰起头来说道:“妈妈,我要去了!”

“儿呵!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聂妈妈很伤心地问。在那汹涌的波浪里,隐隐听得回答道:

“人海两隔,要我回家,只有石头开花马生角。”

聂妈妈知道,她的儿子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她悲伤地站在一个大石堡上,高声喊着:“儿呵!儿呵!”聂郎在水里听着妈妈喊一声,就仰起头来望一下,那望娘的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滩。聂妈妈连喊了二十四声,聂郎仰头望了他亲爱的妈妈有二十四次。那地方就变成了二十四个滩。后来,人们给它取名叫做“望娘滩”。

2.二郎神修了都江堰
都江堰二王庙,供奉着名垂千古的秦朝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传说为了驯服岷江泛滥的洪水,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起一座福荫万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平原由此成为“天府之国”。

按理说,在二王庙享受人间香火的李冰和李二郎一定就是都江堰的修筑者了?然而,在所有的史料中,对于都江堰的修筑者,几乎全部含含糊糊,隐约其词。在传说和史书中,蜀王、郡守、猎人,都成了都江堰的修筑者;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关于都江堰修筑的传言竟然从未停止过。种种谜团笼罩着都江堰。在四川的民间传说中,也有两个人据说是修建了都江堰的,其中的一位竟然与古蜀第一任先王蚕丛长得极其相似。

二郎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二王庙供奉的李二郎塑像,顶盔戴甲,粉面无须,手执三尖两刃刀。这个造型,跟民间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并无太大差别,是一个威风八面的神仙模样。

除了李二郎,历史上被称为二郎神的人其实很多。诸如两晋时期斩杀汉水蛟龙的襄阳太守邓遐,斗神斩蛟、为民除害的许逊,隋朝斩水蛟平定水患的嘉州(今乐山市)太守赵昱等等。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有一个共性:即都是斩蛟治水,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慢慢神化,成了二郎神。历史上的二郎神,是一个跟水颇有关系的神灵。

二郎神的原型虽然不少,不过,历代文人墨客在都江堰二王庙题的匾额、楹联,却无一例外地把二郎神当作李冰之子李二郎来赞颂。蜀人降妖镇宅、整治水患、节令赛会,也喜欢把李二郎请来,其他大神大仙反被冷落在一边。李二郎在蜀如此受欢迎,据说也是因为二郎擒龙治水的故事。

据传说岷江里住着一条孽龙,经常有事没事翻来滚去。它这一滚,老百姓却苦不堪言,一时间地无收成,民不聊生;它还故意和人们唱反调,春天,百姓要插秧,它不肯给水;秋天,谷子快黄了,它又兴风作浪。

当时,梅山(神话里经常提到梅山,中国很多地方也都有叫梅山的,据说是神仙和妖怪居住的地方)上有七个猎人,尤其是排行老二的二郎本领最高。听说孽龙作乱,他们就下山擒龙。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看到孽龙正在水中休息,七个猎人二话没说,跳进岷江,与孽龙搏斗起来。

双方恶战了七天七夜,也没分出胜负。到了第八天,二郎的六个兄弟全部战死,孽龙也筋疲力尽,负了重伤。二郎把孽龙拖到灌县,想一刀宰了它,老百姓说:“龙虽然坏,却还是杀不得,杀了以后怎么种庄稼呢?”于是,二郎拿了条铁锁链,锁在孽龙身上,把它拖到玉垒山,让它打了个滚,滚出一条水道,叫宝瓶口;最后把孽龙丢进宝瓶口上方的伏龙潭里,让它向宝瓶口吐水。为了防止孽龙再次作乱,老百姓还在宝瓶口下方修了一座锁龙桥。这样,都江堰的雏形其实就出现了。也就是这样,历史上第一个都江堰修筑者的版本出现了,蜀人都说,二郎修建了都江堰。

二郎神是蚕丛的后代?

蜀人供奉的二郎神塑像,双目纵立,高鼻梁,鹰钩鼻,额头上还有只眼睛;兵器叫三尖两刃刀。人长得奇怪,兵器也很独特。很显然,人是不能长成这个模样的。不过,却谁也说不清楚他为何是如此怪模样。

1986年,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和纵目人头像相继在三星堆遗址出土,它们的双目高高凸出眼眶,额头上还留着一个方孔。这些纵目的脸,据说塑造的是蜀王蚕丛。因为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就说,“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除了青铜器,三星堆还出土过一些玉璋,其中一些很特别,是三尖两刃的。

青铜大立人出土后,考古学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二郎神塑像跟蚕丛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呢?他们的眼睛,都是纵目的,额头上还有第三只眼睛;他们都是鹰钩鼻;二郎神的兵器,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绝无仅有的,偏偏三星堆出土的玉璋跟它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只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难道修建都江堰从蚕丛王时代就开始了吗?

从汉朝开始,以泰山太守应劭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硬要把修建都江堰的功劳,记在秦朝头上,说都江堰是秦人修的,跟蜀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蜀地的老百姓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从蚕丛王开始,古蜀人就不断地与洪水作斗争,历时上千年,在蜀地老百姓口中二郎神传说,或许就是历代古蜀人治水的代表。而且成都平原自古河道纵横,水患频发,蚕丛从岷山下山迁移到此后,就不得不与洪水做斗争。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宝墩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的城墙,有专家认为就是为抵卸洪水之用。古蜀人世代相传着二郎擒龙治水的传说,认为都江堰是二郎的功劳。于是,他们就给二郎立座庙,抵制秦人。学者杨济中说,蜀人便把史书中记载的蚕丛王形象,附在了二郎身上,造出了这个奇奇怪怪的二郎神。《灌江备考》中甚至说:“二郎是蚕丛的后代,所以他也是纵目的。”

从此,蜀人便经常对外人说,都江堰是二郎神修的,并且二郎神的形象代代相传。留着蚕丛脸的二郎神,据说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到了唐代,《二郎神》词牌名已唱遍大江南北了;北宋时,蜀人每年祭祀二郎神,要宰杀五万头羊。王小波李顺起义时,李顺还经常装扮成二郎神的模样,以增强号召力,蜀人见了,纷纷参军。

朝廷也只好尽笼络之能事,《龙城录》中说,唐太宗曾封二郎神为“神勇大将军”,唐明皇封二郎神为赤城王,后又加封显应侯。五代的时候,前蜀王衍出巡,百姓看见他,奔走相告,说二郎神下凡了。其实这大抵是王衍卖的关子。蜀地很多地方都出现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一时间,蜀地崇信二郎神成风。

二郎神为何姓“李”?

这个二郎神跟二王庙中的李二郎,不免让我们感到疑惑:传说中制服孽龙的是二郎,二王庙供奉的为何却是李二郎?李是什么时候加上去的?传说二郎与他父亲李冰一起修筑了都江堰,为何二郎修都江堰的故事那么完整,跟李冰却一点关系也没有?

其实,最早的二郎是梅山上的猎人,并不姓李,自然也不是李冰的儿子。其实在宋代之前,根本没有李冰有个儿子李二郎的说法。宋代的时候,理学家朱熹看到四川这边几乎处处都在祭祀二郎神,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李冰反被冷落,不由得惊呼:“二郎神割据了蜀地。”尔后,他又出面调和,在《朱子语类》中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神怪,乃是他第二个儿子。”这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既可理解为李冰即是二郎神,又可理解为二郎神是李冰第二个儿子。不过从此,二郎神与李冰却第一次成为父子。

当时,科举考试都要以朱熹的著作为标准,他的话自然很管用,一般人都信。后代的史学家据此还杜撰了另一些说法,一说李二郎是李冰的女婿;一说李二郎是李冰的治水助手。从此,他们便成对出现在了史籍中。不过。蜀人对此却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却依旧不买朱熹的账,仍然相信都江堰是二郎修的,他们供奉二郎神,直至今天。

参考资料: http://www.sc.xinhuanet.com
回答者: 于入水 - 八级 2008-3-16 13:30

李冰创建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修建成灌马路
成都到灌县公路于1913年动工,从灌县一端建成2公里"示范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为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办,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创办合资企业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叠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县境叠溪发生7.5级地震,山岩崩塌,横断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断流45天后,干流小海子溃决,积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时许,洪水进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约每秒1.02万立方米,冲毁都江堰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澜索桥。内、外江水汇成一片,汪洋无际。16个乡镇受灾,毁农田1000公顷,死亡5000余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万余立方米木材、1000多吨煤炭及药材漂没无遗,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桥梁、碾磨冲毁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在万人以上。�
黄炎培都江堰办学
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定城东郊丰都庙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庆职业学校校长陆叔昂来灌县购置水田、耕牛、农具,为教学实习准备条件。1944年2月,"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开学,由沈肃文任校长,黄炎培偕夫人姚维钧到灌县主持开学典礼,并亲为学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校训。学校提倡"手脑并用"的学风,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养。学校建立董事会,黄炎培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10月交由灌县地方接办。�
林森主持都江堰开水典礼
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及灌区14县官员齐集都江堰举行开水典礼,典礼由当时正住在灌县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开堰前先在伏龙观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顶礼膜拜。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乘轿直赴二王庙祭祀李二郎。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又转赴都江堰鱼嘴,在鞭炮和万众欢呼声中,亲视开堰放水。冯玉祥捐资建亭
1941、1942、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数次在灌县、青城山居留。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冯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宫。1945年8月11日晨,当他听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当即捐资在真武宫侧建亭,取名"闻胜",并撰书刻碑一通立于亭中。
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国家水利部主办,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举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9个使团到会祝贺并参加庆典活动,与会人士缅怀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盛赞都江堰灌区由50年代的灌溉19万多公顷发展到67万多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纪念活动期间,与会人士观看了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仪式及砍杩槎放水活动。
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1年1月11日 成都都江堰市获得建设部设立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且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政府组织。都江堰素有“天府之源”的称号,是“川西平原绿色生态屏障”,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都江堰市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多方筹集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工作也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县市级代表通过国家验收,并且在全国县市级率先启动了国际资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试点和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570490.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都江堰主要历史故事:

1、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2、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3、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在天师洞旁有一颗古银杏树,要七八个大汉才能把它围住,在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极其罕见,据说这个古银杏树是张陵亲手种的。

4、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5、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拓展资料: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都江堰

第3个回答  2019-09-12

李冰治水。

公元前256年,时任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的李冰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将岷江改道,引水至成都,对于秦国的战争布局而言,尤为重要。李冰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在岷江上修建了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统治?”

李冰说:“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只要你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造福,他们就会支持你。”

昭襄王对李冰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就派他到蜀郡去做太守。

李冰到蜀郡后,立即着手了解民情。他看到成都平原广阔无边,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非常贫穷。开垦的田地也不多。他很纳闷,就问当地的百姓,一位老人指着贯穿成都平原的岷江告诉他:“就是因为这条害人的河,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年年泛滥,不光庄稼颗粒无收,连村庄都要整个整个的被淹没。大人要晚来几年,恐怕连人也要搬完了。”

李冰恍然大悟。他决心要征服这条河流,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

他先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几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踪岷江的源头;不畏长途跋涉,沿江漂流,直达岷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掌握了关于岷江的第一手材料。他发现岷江在发源地一带,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源丰沛,水流湍急;而到了灌县,地势一下变得平坦,水无遮拦,往往冲决堤岸;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水流无处排泻,常造成东旱西涝。这些都是成都平原水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李冰想,要消除水患就必须在平原上广修渠道,一则可以泻洪,一则可以灌溉,发展生产;而要使水能灌入渠中,又必须凿开玉垒山,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

经过周密策划,李冰决定先从玉垒山开始。他亲自带领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然后在江心用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堤堰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他还亲自规划、修建许多大小沟渠直接宝瓶口,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这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可充分保障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前后的泥沙。这些辅助设施使都江堰成为一个宏伟而缜密的系统工程。

李冰为此耗尽了心力,可他还不满足。他还为工程的维护和长久的使用作了考虑,制定了一系列维修和监控办法,有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沿用。都江堰建成后,使得成都平原杜绝了水患和旱灾,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在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他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在广都主持开凿了盐井。这些都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李冰一心为百姓谋福利,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还修有“川主祠”,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怀念。

1.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含渠首工程和灌区两大部分。

2.渠首工程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1千米处,它是灌区的中枢保护面积231.5公顷。都江堰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选址科学,工程与地形条件配合巧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具有布局合理,科学系统的完整性。渠首工程选在成都平原顶端,海拔726米,为全灌区制高点,它接纳了岷江上游丰富而稳定的水资源。渠首工程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组成。它是一个分流引水,溢洪排沙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工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