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虹:从评估师到涉外律师,30+的我终于牵手了热爱的工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30+女性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又身兼职场、家庭的多重身份,这个阶段如何完成职业的转型是很多女性关注的问题。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我们采访了五位来自不同行业转型成功的女性朋友,仅从采访者角度把她们的转型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你。如果你有什么收获,欢迎留言,五篇采访完成后,我们结合大家的留言,一起创作一份女性转型要点分享给更多的伙伴。

分享者:要虹

职业:亚太区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和涉外律师

坐标:深圳

转型经历:保险公估行业从业12年,在37岁那年决定转型并一次性通过司考,39岁那年拿到律师执业证,真正成为一名律师

转型发生年:2013年

转型时期年龄:37岁

转型多久达到相对满意的状态:4-5年,从准备司法考试到接手几个案件获得满意的回报

最骄傲的事: 四个多月 学习一次性通过司考和 11年 一直坚持续练芭蕾(都是30岁以后从零开始)

转型过程中最艰难的事:完全跨行,从零经验开始,犯过很多错误,被当事人指责、甚至谩骂,但我相信挫折教人成长,管理自己的情绪,继续上路很重要。

职业前半生——

你的转型经历?

要虹:我本身学理工科,毕业后来深圳。25岁入行做保险公估师,就一直在我之前的东家——一家保险公估公司工作,离开时东家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公估公司了。我在公司整整做了十二年。后期因为各种原因,觉得这个工作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37岁那年我提出离职,在家经过四个多月的备考,一次性通过了司法考试,转型做律师。

你的离职原因?

要虹:公司发展很好,我当时进公司的时候只有二十几个人,离开时有2000人了,老板对我也很好。我头几年做业务特别有干劲,后来特别是30岁以后,业务熟了,就感觉是在混日子;还有一个问题是感觉到这个行业目前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开始担心;另外,我从小喜欢外语,希望能发挥英语这个优势,而目前的工作用得并不多,在这种状态下就有了辞职的打算。

转型分割线——

是什么契机让你下定决心离职转学法律?

要虹:好几个原因的触动。首先,我一直对英文感兴趣也坚持学习,当时我们公司做大了之后开始拓展国外业务,我因为会英语又懂专业,老总就带我出国参与到这些国际业务中。有一次一家韩国公司的货物在中国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承保该货物的韩国保险公司委托我们对现场查勘定损,我意识到我们不仅能够帮助韩国保险公司查勘现场,也能帮助他们向承运的物流公司提起代位追偿,最后通过我的沟通,帮助韩国保险公司追回了赔偿。这个过程中因为有很多事务跟法律结合比较紧,我接触到做这块业务的律师,这启发了我——我有专业积累、又懂外语,我觉得做律师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下决心是来自于一家德国合作伙伴来华拜访。2013年3月28号的时候,有个德国合作伙伴来拜访我们,其创始人快80多岁了,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业务课,“一个年纪那么大的人还这么有激情”,这个对当时“混日子”“的我来说是一个冲击,可能多年的困惑积累到一个点上了,听完课没两天,就在2013年4月1号我就给领导发了一条短信,提出辞职。

离职过程中有没有纠结?

要虹:当然有,那天愚人节领导还以为是开玩笑。我从老板创业起就一直不离不弃一起打拼,老板还是很看重的,收到辞职申请老板还提出我想干什么他全力支持,只要在原公司的平台上。我当时是有些纠结,主要是因为与公司一起成长这么多年,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壮大,对公司有感情,但最终我还是想追求我想要的工作状态,这一点明确之后就不纠结了。

转型有风险,有没有想过可能考不上律师浪费了一年时间?

要虹:有想过,并没太在意。首先我没有家庭的束敷,另外我有自己的房子,住处不用愁。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饭钱够。我当时做好了再考一年的准备,你知道即便是很多学法律的人,一次性通过司考的人也不多,所以我有心理准备。

有的女孩子在切换新的领域时会在意自己的年龄,你转型的时候37岁,有没有年龄方面的顾虑?

要虹: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3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芭蕾,之前我从未练过舞,当时我拿着芭蕾的足尖鞋想着“这辈子我都不能穿着它了,太难站立了”,可是通过这些年坚持不断的练习,我也可以穿着足尖鞋跳一些简单的动作了。只要想学,年龄不是问题,三十、四十不算老。

开启新篇章——

你是怎么当上涉外律师的?

要虹:我2013年4月初离职,一个月办完交接,五一才开始真正备考。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完全从零开始。从5月到9月中旬参加全国考试,我几乎没出过小区大门。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的学习,不敢有任何一天懈怠。我复习了三遍,真正意义上说第一遍不是复习,而是初学;第二遍熟悉、第三遍巩固。做历年考试真题,大约做了十遍。记得11月21号是发榜日,我电话查询——通过了!非常开心!我记得那天我就沿着复习阶段每晚必走小区的小道(当时每晚带着耳机边走边听司考培训老师的讲座),走了一圈走了一圈,回忆备考4个多月的艰辛,很有感触。

通过司考只是第一步,实习一年后我拿到了律师执业证就转去了亚太最大的律所,现在做律师快三年了。

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要虹:这行业前三年基本都是在学习,算是刚刚挣口饭吃,慢慢地业务多了,收入也才有质的提升。告诉你一件开心的事,我之前办的一个胜诉的案子,今天上午败诉方主动联系我确认会尽快支付赔款。经过近3年的努力,我终于可以帮国外的当事人拿到一笔不小的赔款,同时自己的律师代理费也要到位了。

这个发展速度在行业里相比怎么样?

要虹:我不跟别人比较,我只跟过去的自己比较。可以说现在的感觉比之前的工作好多了!不过还要努力。

转型中有没有痛苦点,怎么克服?

首先是 经济上 的痛苦。原来在公司上班,每月有固定收入,但转型做律师,复习备考阶段有大半年没有任何收入;做实习律师,因为你不能独立执业,只能给别人打打下手,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阶段至少有一年半以上;实习合格拿到律师执业证,但没有案源也就意味这没有任何收入,而且还要承担自己的社保费、卡座房间费、律所管理费、律师协会会员费等等,支出费用很多,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转行做律师对于经济收入一开始不要太高预期,先做好3年没有收入、过苦日子的打算;

其次是 对自信的打击 。从零开始必然要摸爬滚打一番。我的应对方法是花钱上课、与他人合作、多总结经验来度过这个积累阶段。我把做律师第一年的收入花费去好几万拿去上课,有进步就觉得值得;其次,自己接到的案子多与老律师合作,虽然收入要与人分,但可以从老律师身上学习宝贵的经验;最后自己多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自信。

最后是作为新手的痛苦,是 客户对你能力的质疑 。有时候客户把对诉讼对方当事人的怨气发到你头上;有时候客户的要求没有法律支持,但他们怪你无能;也有时候因为经验不足犯错,客户质疑你的能力......这个过程还是得自我疏导,每当这时候我就想:“你应该感到高兴,这次犯的错误以后绝对不会再犯,你的应变能力会提高。”

自我评价——

喜欢法律这个行业吗?

要虹:挺满意,虽然做律师很辛苦,不过我坚信37岁那年的选择是对的。

除了专业,你觉得目前哪些能力还需要加强?

要虹:营销能力,你得让更多的客户了解你的能力,也要做好客户维护工作;还有公众演讲、写作、阅读要有突破,也是我明年的目标。

之前的哪些经验对你做律师有帮助?

要虹:一是能吃苦,懂得付出。要懂得“延迟满足”,尽量少做或不做马上能给你带来“快感和满足感”的事情,只有之前的努力和付出,才会有今后满意的生活。

还有就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机会,找到今后可能的转型出路。我在前公司去国外谈业务的经历,一方面扩展了视野,另外也积累了一些关系,为转型打了基础。

你身上有哪些特质帮助你顺利地完成了转型?

要虹:我很自律。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绝不懈怠。在那4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天放松自己。现在做律师,我也尽量做到早起,八点之前就到办公室,看书、学英语或处理案件,感觉一上午的时间多了不少,能干很多事情。

对于30+且正在探索转型之路的女性,有什么建议?

要虹:首先不能盲目转型,要结合自己之前工作积累的资源、经验、结合爱好特长来选择;其次,转换新的领域势必经历一段很艰苦的寂寞期,一定要坚持。

最后想送大家一句话:你现在的生活由五年前的你决定,想想五年后你想要的生活,然后做一个当下的决定。

好的,感谢你的分享,很精彩!

采访感言:曾有人描述芭蕾“脚趾尖上的光辉,是岁月刻画出来的华丽”,舞台上每个优雅的站立、转身、跳跃,都是台下无数辛苦的付出换回。要虹给我的印象,就像她喜欢的芭蕾——温柔优雅,比如她很有亲和力,时时关照我的采访节奏,整个转型中的委屈纠结都用很轻松的语气带过。同时,她又有芭蕾舞那种力量感——有优秀的逻辑能力、坚定的目标和自信。希望她的故事对你也有启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