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应化系。2001年3月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经过近20年的建设,化学院已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科点—硕士学科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格局。现已形成以应用化学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初步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化学、海洋科学三个一批次录取本科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一个专科专业(中外合作)。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应用化学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海洋化学、应用化学六个硕士点及应用化学在职硕士点。在200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化学学科排名第18位,海洋科学排名第8位。。
学院现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66人,教授17人;副教授53人,博士及在职博士76人,硕士30人。教职工中,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突贡专家2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应用化学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双聘院士1人。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是第一生命线,科研是发展动力源,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5年来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获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9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5年来,学院承担科研课题97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5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译)著10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在5.0以上的论文30篇。获山东省科研成果奖二等奖4项,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
学院将继续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道路,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水平。5年内,将化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名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