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言”之:言而有信(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孔子论“言”之:言而有信(下)

《论语·子路篇》第.20章,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里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知道礼义廉耻,能出使四方,完成君王的任务,就是士了。子贡又问,比士稍微差一点的呢?孔子就说,宗族内的人赞扬他有孝道,乡亲邻里都把他当做兄弟的,就是次等的士。子贡又接着问,再差一点的呢?孔子回答说,说话讲信用,做事有始有终,这样浅薄的小人,可以算再次等的士吧。最后子贡问孔子,如今当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就说,那些都是不成大器的,一个个才短量浅,哪能算士呢?

结合“言必信,行必果”的前后文,我们可以得知,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小人”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小人,而是指地位低下的一般人,在孔子看来,“言必信,行必果”是“士人”的基本要求,如果地位低下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也勉强算得上“士”了。所以孔子并没有说“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后世许多人对《论语》这一段理解有误,认为孔子在乱弹琴,其实都是没搞明白而已。

《论语·卫灵公篇》第17章,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说:“一群人整日聚居在一起,说话谈论不到道义,还喜欢用小聪明,真是很难成德啊!”

在这里孔子揭示了另一类人,这类人终日无所事事,有很多空余时间,靠闲聊打发时间,说的话不符合道义,也没有任何意义。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卖弄小聪明。这种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任何益处,这种人要有所成就是很困难的。

在《论语》一书中,除了有子也曾谈论到“言而有信”的问题。《学而篇》第13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意思是有子说:“说话讲求信用但要近乎道义,所说的才可以去践守;对人恭敬且能近乎礼仪,才能够远离耻辱;姻亲(虽然是因婚姻关系而成)却不失其为亲属,此亦可以当做宗亲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