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你相信这是袁世凯13岁时写的对联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出时正值袁家率军与农民起义军——捻军大战。出生那天,恰巧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有捷报传入家中,言及与捻军大战获得胜利。其父袁宝中大喜过望,为此,给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取名为“凯”。

项城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县,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淮河支流——颖水从县城蜿蜒流过。直到19世纪中叶,城里仅有二三十家商铺。没落的封建地主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全县共有9000多顷土地,大都集中在少数豪富之家手中。

广大农民租种地主土地,收成的一半要交地租,有的高达八成。在地租、高利贷和苛捐杂税的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以至于“终岁勤劳,节食俭用,而常苦不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粮食收获时节,农民常组织起来抢收地主庄稼;地主也组织起”保田会”防范农民。因此,械斗频发,乃至酿成流血事件。由此形成了”犷捍之习,斗狠之风”。

尽管项城地区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但显然袁世凯家族可谓是“穷庙中的富方丈”不仅拥有田地四五十顷,而且在北京天成亨钱庄和陈州于家店铺等处还大量放高利贷。一家30多口人,四世同堂。是典型的封建地主大家庭。

其祖辈父辈都受过正统的封建教育,中过举,当过官。曾祖父袁耀东是庠(xiáng)生,年纪不满40便因“勤学赍志以殁”。怀揣未遂的志愿〈中进士〉英年早逝。袁耀东膝下有四子,分别为树三、甲三、凤三、重三。

老大树三是贡生。长子袁保中是附贡生;次子袁保庆是举人。

老二袁甲三是道光1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长子袁保恒,进士,翰林院编修;次子袁宝龄是举人。

老三袁凤三是庠生,任禹城教谕20多年。

老四袁重三是生员。

在当时东南沿海已经出现了一批如魏源等“睁眼看世界”的开明人士。但落后的河南项城袁家仍然思想保守,志在求官,以光耀门楣。

在项城地区,袁家势力比较大,袁保中经常“派人持名片拜帖到衙门说事”。因此造就了河南官场上的流行语“项城官难做,宜吊不宜贺”。地方官也要唯袁家马首是瞻。

袁保中有四男二女,第四个儿子于1859年9月16日出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创建者袁世凯。

袁世凯出生时正值中国面临3000年所未有之变局的发展深化阶段。继英国于1840年——1842年发动鸦片战争之后,英法又于1856年——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攫取更大利益。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规则》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海关管理权也正式落入侵略者手中。

另外,就是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金田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激烈动荡、战火连天的暗黑时刻。

为响应太平天国运动,在皖北、豫东崛起了一支捻军。袁家世受皇恩,因此成为镇压捻军的急先锋。为了保存自己纷纷在险要之地筑起大寨。袁世凯五岁那年捻军攻到袁家寨附近,家人带他到寨垣上眺望,竟”略无惧色”,一点也不胆怯。

他二叔袁保庆年逾40,尚未得子,因此于1864年把时年6岁的袁世凯过继来做子嗣。1866年以后,袁世凯随继父先后到济南、扬州、南京等地宦游。袁保庆聘请名师王志清和曲诏等教袁世凯学习文武艺,但因溺爱和社会的动荡,让袁世凯产生了一种浮嚣之气。对戏剧尤“观之不倦”。特别喜好游山玩水,控马驰骋。和他一起读书的两个哥哥,袁世敦袁世廉“戒止之不能也”。

袁世凯的继父袁保庆自命不凡“好议论天下大事”。常把自己随手写的心得讲给袁世凯听“人言官场如戏场,然善于做事者,于忠孝节义之事,能做得情景毕现,使人闻着动心,见者流涕”。谈到带兵“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愿也。不然则叛离随之”这些言传身教对袁世凯的志趣和后来一生的为人处事自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873年1月,继父袁保庆突患霍乱死于南京,这对袁世凯犹如晴天霹雳,悲痛不已。同年冬伴随嗣母扶柩返回项城,生活突发变故。袁世凯时年一十五岁。这时教育袁世凯的重担就落到了两个堂叔袁保恒、袁保龄身上。这两个叔叔对他的影响,甚至超越了他的生父和继父。

此时袁保恒已官至户部左侍郎。1874年春回家探亲时,把袁世凯带回北京,聘请举人谢庭萱、周文溥教授八股和作诗;又聘请进士张星炳教书法。期能”读书上进”准备应试科举。在堂叔的严厉监督下,袁世凯“昼习词章,夜究兵书,昼夜并进。每寝不及二三时”。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八韵(试帖诗)颇长进,但文章尚不入门”。

袁世凯在北京正正经经地读了四年书。袁保龄致函袁宝恒说“世凯可堪造就,竟是上中美材”了。

1879年秋,袁世凯再度参加乡试,仍未考中,他一怒之下把诗文付之一炬,忿然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闲笔砚之间,自误光阴耶?”!

袁世凯不愿在乡间做土财主,想着外出闯荡,因此写了一首《感事》以明志: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袁自小就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诩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袁世凯经常不惜重金收购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为“袁书呆”。13岁时曾做了一对联:

大野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雄心壮志,一览无余。

1874年12月生父袁保中病逝。1876年底,袁世凯与陈州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9岁。就是后来的“洪宪皇后”。

大约在1878年,四世同堂的袁家大分家。袁世凯归为袁保庆名下,得到相当丰厚的一份家产,至此成为一家之主。

从此更加无拘无束,经常策马驰骋郊外,挥鞭狂叫,追欢逐乐,呼朋引类。还纠集了一帮“秀才”,成立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间文社,自为盟主。学社费用全部己出。

一日,袁正在仰山堂读书。一个穷秀才前来拜访,两人一见如故,臭味相投,遂换帖结拜为兄弟。此人便是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得袁世凯资助,后来考中进士,曾经担任光绪帝军机大臣。后又成为袁世凯重要谋士,文韬武略,颇有建树。

此后,袁世凯科举屡试不第,这使他意识到,走科举之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此路难行!便谋划外出闯荡,决定投奔淮军。后来机缘巧合进入朝鲜立下功勋,被李鸿章相中,从此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