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见一郎: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01

前几天看到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一篇文章,是谈如何孝顺父母的。

岸见一郎在文章里说, 其实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他举了个例子,父亲独居的时候,经常打电话过来,话题多半是没完没了地抱怨身体哪里不舒服,去了哪些医院和接受了哪些诊断。电话中父亲的声音常常很微弱,没精打采的样子。他在电话这头听了,常常很替父亲担心。

但2006年岸见一郎因为心肌梗死而病倒时,父亲突然像是年轻了十岁一样,精力充沛。之前连声音都无精打采,儿子病倒后却变得神采奕奕。因为他觉得儿子病倒了,自己要打起精神才行,要不然,谁来照顾儿子呢?

岸见一郎最后说: 父母发现子女还需要自己时,会莫名地涌现活力,或许让父母感觉被需要,才是真正的孝顺吧!

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至今我仍然清晰的记得,父亲还在上班的时候,每天精神矍铄,令我有一种错觉,仿佛父亲不会老去。虽然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岁了。

但是到了65岁,父亲不得不按照法定年龄退休之后,我明显感觉到,父亲一夜之间,仿佛老了许多。瞌睡特别多,一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而且记性也开始不好了,思维也没有以前清晰。

于是那一刻我就明白了, 当一个老人忽然感觉不被需要,那他就真的开始衰老了。

02

今年初有一则报道曾引起许多人关注,一位老人从单位退休回家不到几个月,忽然性情大变,变得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进而怀疑 70 岁的老伴外遇,儿子买新房的时候拿了自己几百万的财产。于是到处上访,要求离婚及要回自己的财产。

后来经过住院诊断,才发现老人患上了离退休综合征,继而引发电解质紊乱、肺炎。

反过来想想,如果老人还在单位上班,或者退休后要帮儿子照料家,带孙子,估计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前几天在小区里遛娃,遇到了女儿同班同学的奶奶。那位奶奶快70岁了,却神采奕奕,很是健谈。

奶奶告诉我,她现在做着两份工,一份是给小区里一个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打扫卫生,一份是给距离这里大概3公里的一户人家打扫卫生,每周只要去一次就行了。这两份工作加起来,每个月大概能赚3000块。

起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吃惊,因为奶奶已经快70岁了,虽然精神很好,但是一脸的风霜,皮肤也是黝黑黝黑的,一看就是辛苦了大半辈子。在我的认知里,这样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不是应该安享晚年吗?

而且老人的儿子媳妇我也见过,穿着时尚,开着一辆不错的车子,看样子,应该是不差钱的。

可是奶奶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她说,我孙子现在在一个英语机构学英语,一年6000块,是我给报的名。说这话的时候,奶奶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奶奶说,刚从农村来到儿子家的时候,每天闲得无聊,只能在小区里转来转去,和人聊天。儿子媳妇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孙子上学,只有她自己,闲在家里,常常觉得自己很多余。渐渐地,身体也不好起来了,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三天两头往社区诊所跑,有一阵子,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呢。

现在打着两份工,想给孙子买什么就买什么,身体反而好了,每天精神头都很足,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正被自己爱的人需要着。

这样,他们会从心里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受尊重的。

这样看来,这位老人的儿子媳妇,才是最懂得孝顺的人。他们懂得顺着老人的意思,让老人去做些事情,让老人用自己挣的钱去给孙子买礼物,这样,老人觉得被需要了,自己不是多余的了,身体和心情自然就好起来了。

03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孝”,却也是门艺术。

太多人认为,让父母整天啥都不干,安享晚年,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殊不知,这或许只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科学家曾在一所养老院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老人们分成两组。第一组老人,每人分配一盆花,老人们每天要负责照顾这些花:给花儿浇水、施肥、松土。另外一组老人,每人也有一盆花,但这些花并不需要他们照顾,而是由护工照顾。

半年后,科学家对两组老人进行了对比。第一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远比第二组的要好,而第二组老人的死亡率是第一组的三倍。

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说明,让一个人感觉被需要,是多么重要。

日本金融之父涩泽荣一在他那本现代儒商第一经典《论语与算盘》里,曾讲到过一个故事。

日本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孝子,叫信浓孝子。有一个人想学习他,就千里迢迢跑去信浓孝子家看他是怎么行孝的,结果却看见信浓孝子从山上砍柴回来,叫80岁的老母亲一会给他卸柴火,一会帮他揉腿,一会帮他打洗脚水。

近江孝子实在看不下去,质问他这哪里是孝,可是信浓孝子说:让母亲帮我扶柴火,是因为我想母亲看到儿子砍了一天柴回来,一定累了,所以我就故意让她帮忙,母亲觉得能帮儿子一点忙,一定很开心。叫母亲帮我揉揉腿,是因为我想母亲一定觉得儿子砍柴累坏了,心疼儿子,所以我就让他揉揉腿,这样母亲心里一定很开心,觉得能帮儿子做些什么。让母亲帮我打洗脚水也是一样道理。

近江孝子听了,恍然大悟,才明白最好的孝原来就是让母亲觉得还能为儿子做些什么,这样母亲会打心里高兴。

真正的孝,未必是把父母恭恭敬敬供起来,让他们啥都不干。

从父母的真实需求出发,适当的让父母为我们做些事,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依然被需要,这样,他们的精神状态才会一直保持良好,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会更加康健,这或许才是儿女能给父母的最好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