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他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婴儿生理发展是指其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对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其功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发展的速度。

1.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

脑重与头围:婴儿大脑从胚胎期开始发育。36个月时脑中接近成人脑重范围,此后发育速度变慢。十五岁时达到成人水平。婴儿头围也存在着类似的发展变化。【婴儿头围过大或过小需要引起家长重视,提前检查】

大脑皮质:胎儿六或7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具备。到二岁时,脑及其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大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

2.婴儿大脑的功能发展

脑电:研究证实,五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八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脑电活动开始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图。另外,研究者在新生儿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五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的抑制。

皮质中枢: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大脑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尚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此后在婴儿脑的发展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随着皮质的发展,婴儿的反射活动将越来越少。高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大脑单侧化:婴儿大脑两半球不仅在解剖上,而且在功能上也存在着差异。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例如,对于多数右利手婴儿来说,其语言功能逐渐定位于左半球的过程,就是一种单侧化进程。】

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婴儿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后天受到的对其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刺激,影响其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婴儿大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a婴儿脑的可塑性。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婴儿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大量经验表明早期经验剥夺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并构成永久性伤害。早期营养不良也会对婴儿脑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使脑细胞发育不正常。

b婴儿脑的修复性。一般来说,脑损伤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其他细胞的生长,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值。但是婴儿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侧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功能。

(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正常值。

婴儿生理发展过程是指其身体各部分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是指量的增加,如生长,体重和各器官的增长,发育是指质的变化,如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分化,成熟等。

我们不能凭婴儿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发展过早或过晚,就断定婴儿发育异常,只有连续、系统、综合的观察,才能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153--156有各种体重,胸围等发育值图表做参照】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婴儿各种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有着严密细致的内在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存在一定的常模,是一个复杂多变而又有规律可循的动态发展系统。

(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

一般认为,婴儿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其最初的无条件反射行为便是最早产生的第一批动作。事实上,动作发生的时间应追溯到胎儿期。胎儿期的胎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才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研究发现,婴儿早期共存在73种无条件反射,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就有四十多种,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同时新生儿还具有躲避来物,够取物体和同步模仿与反应等动作能力。】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婴儿动作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及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运用技能的发展。【各种图表比对展示动作与年龄的关系】

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对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普遍存在着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及主要强调生理成熟与遗传密码指令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结构和机能之间的关系产生争论,并导致对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助长与诱导的不同理解。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本书认为,从心里的发展起源来看,动作对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而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互相改变。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主体可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世界。

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里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建构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动作不断练习,丰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动作是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3.动作时的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使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现实的可能性。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从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直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