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一·感悟心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国学第三篇,终于轮到这本心心念的儒家经典了,可以说孔孟思想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思想的精神文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处世上无不运用。

《论语》是华夏民族精神与思想的追本溯源之书,中国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而儒家又以孔圣人为代表、而孔圣人的言行又以这本《论语》作为核心。《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共20篇,本文摘取了前4篇中感触较深的语句并加以解读,后续的篇章总结还在陆续整理中。

上来第一句想必都耳熟能详了,哈哈。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和见习的“习”。按照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其实这是不对的。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或者说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与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随时随地要有思想、要有见习、要有体验,要有反省,这便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开心,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能这么做呀!一定会出毛病的。”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随时注重“时”与“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教我们的领导之德和该有的修养。领导一个大国家,领导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就要“敬事而信”,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人不敬其事的。和尚敲钟,过一天算一天。对一件事认真负责则是对自己认真负责,要做到“传不言之教”以身作则。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学问。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或者叫初因,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这是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即看他办事的动机,也就是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同样一件事,由于根本上的出发点不同,可以看出做事人不同的为人。访贫问苦的不一定有爱心,可能仅仅是为了作秀,骗一骗镜头前的观众;声色俱厉的也不一定是坏人,可能是真心为大家好,不想看着你们犯错误。区别在哪里?就是动机。动机不纯,居心不良,就是做的事情看上去再好,也肯定不是个好人。

第二句话:观其所由,即看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初动机和目的,采取的是什么手段。大家都想发财,有的靠黄赌毒,有人靠物美价廉的产品,手段大相径庭,人品高下立判。

第三句话:察其所安,即看他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或者说在他很放松的情况下,他都喜欢做些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人和人不同之处在于业余时间。的确如此。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按部就班做工作,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别。但一到业余时间,这是自己完全自主的时间了。他是用过学习充电上?还是用到喝酒交际上?还是用到打牌麻将上?处理业余时间的不同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抱负,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在其所安之事上,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为人。

关于为人的一些要点。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

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来简单解读下孔子所提倡的“仁”,从字面意思来看,人旁边加个二,“二”是两个人,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描述仁:“克己复礼”和“爱人”。“克己复礼”是强迫自己遵行各种礼法,这是仁的内在修炼方法。“爱人”是跟所有人都能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这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遵行各种礼法,所以表现得彬彬有礼、敦厚可亲,能够跟所有人和睦相处、相敬相爱。达到自觉遵行各种礼法的境界。如果所有人都能对自己要求做到这种“仁”。那么孔子理想中的世界大同就实现了。

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这里的道姑且理解为与老子的道一致,都是形而上的道。

大致的意思是,为道而死,不会留下什么遗憾。进一步展开来说的话,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应该去追求什么,明白了。人生最终的归宿也是要死的,也明白了,推论得知,要为自己追求且坚持的东西就应该义无反顾,不畏死亡。这本身就成为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抽离了这个追求,人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这样,为追求这个人生的“道”,就需要大智大勇,做好一切的准备义无反顾的向死而生。

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约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个人行为和道德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一个良好的习惯,哪怕它很小,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大有助益。

未完待续···

《论语别裁》分为上下册,一共800多页,要读完并整理出来真的很不容易。贵在坚持,希望可以从一而终的读完,按照这个节奏,应该还会再写3篇,再接再厉!